有個操盤手大聲道。
“需要吸收外來資金來補充國內資金的不足。”
緊隨其后,另外一個操盤手也跟著大喊。
“說的沒錯,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雙高,意味著國內資金不足,而想要解決國內資金不足的問題,辦法也很簡單,只要能夠從外部吸納進來足夠的資金就把問題解決了,”陳耕點頭:“但在這么做的同時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不是你說要吸引外部資金、外部資金就乖乖的進來的,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能把外部的資金吸引進來呢?”
作為銀行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這個問題對季勝成來說不是問題,他立刻道:“保持較高的利率水平。”
“沒錯,通過保持較高的利率水平,可以成功的吸引到足夠多的外部資金進來,而美國有著當今世界相對來說最好的投資環境和政治環境,所以外部資金大量涌入美國來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些通過聯邦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數據來證明,我就不展開說了,”陳耕點頭道:“但凡事都有利有弊,維持較高的利率更是一柄雙刃劍,作為金融和經濟領域的高手,大家應該都明白這么做的一個弊端,或者說是潛層面的弊端,那就是:較高的利率會對股票市場價格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這里,為今天的這場大股災埋下了一枚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爆炸的炸彈。”
眾人思索著陳耕的話,他們發現:似乎……真的是這樣的。
“這是第一個炸彈,”陳耕接著說道:“既然有第一個炸彈,那自然就會有第二個,這第二個炸彈就是自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為首的歐美西方國家的經濟一直處于低速增長時期,生產型投資需求不足,所以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問題:那些被美國的高利率吸引來的資本,除了投資之外,還有大量的剩余。
這部分進來之后又沒有產業可供投資的資本、或者說的直接一點就是熱錢,肯定不甘心就這么撤走的,對吧?畢竟進來再出去,這都需要成本,而美國政府肯定也不甘心就這么放這些錢跑路,畢竟在我們美國人的眼里,只要這些錢進來了美國,那就是我們的了。”
眾人一陣輕笑:沒錯,資本是個什么德行,他們再清楚不過了。
“為了留住這些熱錢‘為我所用’,李根政府放松了對金融市場管制,并且還放松了對股票投資的減稅,這下子好了,不但這些此前來美國的熱錢不肯出去了,那些此前還沒進來的國際熱錢也跟著一起進來了,嗯,給大家舉個這些熱錢的瘋狂例子:僅僅是在今年的前九個月,從東瀛來的、購買美國股票的新增投資就達約150億美元,在這里,我們謝謝讓日元大幅升值的廣場協議。
扯遠了,讓我們回到這次的經濟危機,我們都知道,這些該死的熱錢在金融市場上最喜歡干的事情就是哄抬股價……他們要賺錢嘛……這些沒有投資方向、又不甘心出去的剩余資本也是這么干的,在美國轉了一圈發現:咦?美國的金融業似乎很好玩啊,所以……”
說到這里,陳耕聳了聳肩:“大量的剩余資本涌入了證券市場,這么多的資本,不但與美國的實體經濟相匹配,更是直接導致金融領域的投資猖獗、泛濫,債務更是空前膨脹。
所以我們看到了,在這次的股災之前,美國的金融市場一片繁榮,但我們要明白,這個繁榮是虛假的繁榮,是一個充滿了泡沫的繁榮,而這么一個虛假的、充滿了泡沫的繁榮必然是形成難以持久的,早晚有被戳破的那一天,而這一天,就是股市、期貨、匯市暴跌的那一天,我們都明白,這其實是市場自身對自己身上不正常的狀況進行‘排毒’和‘糾錯’。”
“……”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思索陳耕的這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