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耕沒有因此而不高興,張彤松了一口氣。
雖然在來蘇聯之前,他心里已經將國內制定相關出國政策的領導問候了十幾遍,但此刻,心里還是忍不住再次問候了一遍:看看你制定的這些狗屁政策!
————————————
PS:兄弟們不好意思,請稍等幾分鐘。
也不怪歐洲媒體這么激動,因為實在是沒辦法,歐洲正處于美蘇對抗的第一線,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里,可憐的歐洲人睡覺都要睜著一只眼睛,走路都戰戰兢兢腿肚子轉筋,為什么?就是害怕蘇聯的由坦克和裝甲車組成的鋼鐵洪流浩浩蕩蕩的開了過來——從東德到西德,只隔了一堵墻好不好?一枚核炮彈打過來就要了大家的老命了。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當戈巴喬夫表示蘇聯要削減戰術核武器了,你說歐洲人、尤其是歐洲的普通老百姓會是什么反應?
說的難聽點,也就是歐洲沒有給人立長生牌位的習慣,否則說不定這會兒給戈巴喬夫立長生牌位的人都有了——也別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嘛。
與此同時,也有媒體開始滿懷期待的對這次戈巴喬夫與李根的會面充滿了遐想:這次美蘇兩巨頭的會面,能達成什么重量級的成果呢?能不能削減一部分戰略核武器?甚至,能不能達成一部分經貿協議?
…………………………
就在整個世界都開始熱烈報道戈巴喬夫這次與李根的會面的時候,一架福克F100-ER(長程型)飛機悄然降落在了莫斯科國際機場。
在耽擱了這么久之后,洪都廠和小巴的代表終于辦好了來蘇聯所有手續。
一下飛機,張彤就一疊聲的向陳耕道歉:“陳先生,對不住,對不住,國內現在辦理出國的手續比較麻煩,而且蘇聯和咱們又沒有正式建交,所以……”
“理解理解,”不等張彤說完,陳耕就笑著點頭:“張先生您不用介意這些,政府層面的問題,我們誰都沒辦法。”
陳耕沒有因此而不高興,張彤松了一口氣。
雖然在來蘇聯之前,他心里已經將國內制定相關出國政策的領導問候了十幾遍,但此刻,心里還是忍不住再次問候了一遍:看看你制定的這些狗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