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我當然明白,”徐廣忙不迭的點頭,同時壓低了聲音:“我們當然不可能貿貿然的提出這樣的要求……是這樣的,陳先生,您有沒有聽說一個消息?”
“嗯?”陳耕皺了下眉頭:“什么消息?”
“最近幾年,國內可能會新成立多家航空公司……”
不等徐廣把話說完,陳耕的腦子里就是轟的一聲:我怎么把這個給忘記了?!
在80年代末完成了六大骨干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國際航空、東南航空、西南航空、西北航空、北方航空)的重組之后,90年代初期,國家又批準成立了一批省級航空公司,其中有魯省航空、瓊州航空、深城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
這些航空公司普遍是在92、93年成立的,也就是說,現在各省已經開始在高層運作了,而對于各家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當然是要購買飛機了:航空公司都成立了,如果沒有飛機,那豈不是成了大笑話?
所以,商飛集團的機會來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擴大二期規劃的產能也是勢在必行。
只是,陳耕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竟然把這件事給忘記了,他點點頭:“這么大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知道?魯省、瓊省甚至窗口市都在積極活動,但據我所知,津門這邊似乎并沒有什么動靜吧?
怎么?
咱們津門也想要弄一家航空公司玩玩?沒聽說啊。”
“……”
徐廣的表情不由得一窒。
他剛剛提到這件事的時候,還希望能夠給陳耕一個“驚喜”,卻不成想沒有給陳耕一個驚喜,反倒是讓陳耕給了自己一個驚嚇:陳耕不但知道現在正在活動著、想要成立航空公司的具體省份,甚至連津門沒在這其中摻合都知道了。雖然有點郁悶,不過既然陳耕也知道這件事,那有些話倒是好說了……
“既然您也知道這件事,陳先生,”望著陳耕,徐廣認真的道:“如果我們津門方面愿意配合你們,從這些新成立的航空公司手中拿到盡可能多的訂單呢?”
陳耕沉吟起來。
在當前這個外匯高度緊缺的時代,新成立的這些航空公司想要盡快形成自己的運輸能力,從商飛集團采購飛機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但話是這么說,實際操作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波音集團和空客集團下屬的金融公司早已經推出了金融租賃業務,如果波音和空客以金融分期為賣點來吸引這些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從他們那兒買飛機,商飛集團還真不敢保證自己能夠從新成立的這些公司手中拿到多少訂單,但如果有津門方面從中牽線搭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們可以不賣商飛集團的面子,但津門的面子還是要賣一些的。
而如果能夠在這些航空公司成立初期就拿下他們的訂單,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需要幫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地面支援和保障體系,不是說維修維護,而是像是日常檢查、換個液壓油之類的東西,其實都是各家航空自己做的,也需要采購專用的裝備,而這些新成立的航空公司一旦采購了商飛集團的裝備,就意味著將來會形成使用習慣,只要福克F100/F120的實際表現不差,當他們再次需要采購飛機的時候,必然還會將目光投向商飛集團。
想到這里,陳耕當機立斷:“如果是這么說的話,那我沒問題了,48架就48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