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雖然如此,他們還是覺得這件事太不可思議,張英忍不住問道:“董事長,您的意思是麥道現在連研制這么一款飛機的錢都拿不出來?”
陳耕點點頭:“幾年后或許差不多吧,但現在不行。”
得到了陳耕肯定的回答,四人不由得面面相覷:太夸張了吧?
“可是他們為什么要買咱們的F150的技術?”王大志還是有點想不明白:“他們的MD-80和MD-90很先進啊。”
“因為當今國際的中短程干線航空市場,更歡迎波音737和空客A320這種翼吊發動機、每排座椅為3+3布局方案的機身更寬的中短程窄體客機。”
“……”
王大志眨了眨眼,完全不明白為什么國際市場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喜好:MD-80和MD-90都是很先進的大型民航飛機啊,而且實話實說,就算是商飛集團的F-150也無法與這兩款飛機相提并論。
陳耕倒也沒有賣關子,給他們解釋道:“國際民航市場喜歡翼吊發動機,是因為相比于尾吊布局,翼吊布局更容易對發動機進行檢修,可以有效的降低檢修成本;
喜歡3+3座椅布局,是因為可以帶來更大的底部貨倉,同時如果將來市場有需要,可以通過加長客艙的方式輕松的獲得更大的載客量——同樣都是增加30個座位,3+3布局的只需要增加5排座椅、大約加長3.5至3.8米的機身就差不多了,可3+2布局的需要增加6排座椅,需要加長至少4.5米的機身長度,這對機身結構以及安全的影響,都比3+3布局的要大的多。
如果你們還是想不通,可以查一下這幾年來麥道的MD-80和MD-90與波音737、空客A320的銷售情況的對比,銷量雖然不能反應全部的情況,但也能給你們一些參考。”
明白了!
雖然王大志等人覺得的國際民航市場的這個發展趨勢完全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3+3和3+2能有多大的區別?尾吊發動機又能比翼吊發動機增加多大一點工作量?外國的這些航公司啊,純粹就是吃紅燒肉還得找個漂亮的丫鬟切蔥絲,可沒辦法啊,既然這就是發展趨勢,麥道也只有順應潮流的份兒……話說回來,這些年來麥道的MD-80系列和MD-90系列的銷售情況似乎確實是不如波音737、空客A320賣的好。
現在大概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麥道方面技術不缺,對于他們而言研制這么一款翼吊發動機、每排座椅為3+3布局的中短程窄體干線飛機完全沒有任何的技術難度,但尷尬的是,現在的麥道沒錢了,所以他們空有一身的技術,但卻沒有錢去做這么一款飛機,而偏偏咱們董事長和麥道集團的董事長:小麥克唐納先生的私交很不錯……
嗯!?
不對啊!
忽然反應過來的王大志,忽然發現這其中存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他急忙向陳耕問道:“董事長,既然麥道沒錢了,他們拿什么來從咱們這兒買東西?”
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