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弗拉基米爾同志在奇怪與商飛集團是如何實現用一個空中加油吊艙同時為兩種不同受油標準的飛機進行加油而頭疼不已的時候,在華夏,也有一群人在為了一個問題而超的快打起來了……
“我認為Y-8運輸機是我們海上巡邏機最合適的載機平臺!”會議室里,一位40多歲、鼻梁上架著厚厚的眼鏡的中年男子說道:“大家可以看看當今世界最主流的兩款海上巡邏機:米利堅的P-3C和未俄國的伊爾-38,他們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這說明了固定翼螺旋槳飛機是最適合作為海上巡邏反潛機的載機平臺的。
主要原因我認為有兩個,一個是飛機飛的快,但又不會過分的快……”
“老王,我完全不能同意你的觀點,”說話的這位同志,也就是老王,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對面的同志給打斷了:“我認為,俄羅斯和米利堅之所以選擇固定翼螺旋槳飛機作為他們的海上巡邏和反潛機的載機平臺,只是因為放在他們決定做這個項目的那個時代,這種飛機是最合適的。
看看伊爾-38和P-3C都是什么時候立項的項目?都是60年代!
在那個時代,不管是米利堅還是蘇聯都找不出來除了這兩款飛機之外更合適的載機平臺:不管是米利堅的波音737還是蘇聯的圖-134,在航程方面都達不到長時間海上巡邏的要求;而同時代的波音707和伊爾-62有太大,所以即便是強大如米蘇這樣的超級強國,也只有伊爾-18和洛克希德L-188‘獵戶座’能夠同時滿足航程、空間以及載荷的要求。
可現在呢,現在的噴氣式飛機的內部空間已經越來越大、航程也越來越遠,所以米軍新一代的反潛巡邏機的載機平臺已經從螺旋槳動力的洛克希德L-188‘獵戶座’變成了波音737-800。
我認為,渦扇動力的大型民用客機才是包括海上巡邏反潛機在內新一代特種飛機的最合適的載機平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軍在波音737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楔尾’空中預警機和P-8A多功能海上反潛巡邏機。
而我們在這一方面也沒有落后,我們的KJ-200空中預警機和KJ-500空中預警機也放棄了慢騰騰的渦輪螺旋槳飛機,轉而選擇了飛的更高更快的、我們的商飛集團生產的圖-204客機。
既然KJ-200和KJ-500能夠用圖-204這個平臺,我們的這個項目為什么不能用?
飛得快就不說了,相比于Y-8,起碼圖-204更舒服、機艙內的噪音也更低吧?同志們,你們應該很清楚更低的機艙內噪音和更舒服的工作環境對于我們這款飛機來說有多么的重要。
所以我的態度很明確,我認為我們這個項目的載機平臺,就應該選擇圖-204。”
這位同志說完,還不忘記用挑釁的目光看老王一眼,氣的老王一張臉通紅。
只是,即便是有P-8、KJ-200和KJ-500這三個例子在前,可思維慣性的力量是強大的,仍然有不少同志堅持認為還是速度相對較低的、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Y-8運輸機更適合作為我國海上巡邏和反潛機的載機平臺。
看著就這個問題爭執不下、并且似乎雙方的理由都很充分的兩方,項目的總設計師盧長奇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頭疼啊。
盧總師嘆了口氣,說道:“這樣,大家先不要吵了,咱們先舉個手看一下,贊同使用Y-8運輸機的同志請舉手。”
“唰!”的一下,四條胳膊舉了起來。
盧總師頓時又是眉頭一皺:“你們四個沒舉手的,是贊同使用圖-20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