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小分隊失聯了,果斷啟用了第二套通訊預案,即通過無線電廣播發送密語,陳猛和通訊員有密碼本。妸
但杳無音信。
53號艦幾位主要部門長全部在艦橋駕駛艙里集合,圍著鋪著多蘭島地圖和阿拉蘇海海圖的作戰桌討論對策。
“派人登島接應是唯一辦法了。”李海的思路很清晰。
陳猛他們生死不明,多蘭島上什么情況也不清楚,失去艦載直升機的情況下,只有派遣人員登島進行接應。
水兵是不具備特種作戰能力的,甚至單兵以及班組地面作戰能力遠比不上老步。
53號艦有別于其他053型護衛艦,因為隔個幾年就進行了一次現代化改裝,所搭載的設備技術性比較強,因此對艦員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
該艦艦員的整體學歷水平是第11護衛艦大隊最高的。妸
因為專業技術性比較強,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專業崗位上,自然就沒有時間去搞其他科目了。
常海洲等人猶豫不決,因為他們非常清楚水兵們的陸地作戰素質,有些同志是連槍都打不準的,槍打得準不準,與他們本身的專業強不強并無關聯。
派他們登島接應海特小分隊,很有可能只會徒增傷亡而得不到應有的效果。
“我們的兵,幾乎,幾乎沒有搞過陸地作戰訓練,好多同志一年之中子彈也打不了多少發。”常海洲微微搖頭,實事求是地說。
幾位部門長里,航海長的年紀是最大的,他感慨著說,“現在的兵和十年代的沒法比了,以前我們水兵每年都要拉上陸地搞幾次作戰訓練,單兵作戰能力不說能和陸戰隊的比,起碼不會差很多,多少能打出成績來。”enxuei
張雷反駁道,“那都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再說了,時代不同了,現在的艦艇對水兵的技術專業要求越來越高,時間都用來搞專業技術了哪有時間去搞一輩子可能都用不上的陸地作戰訓練。”
他是專業科班出身的槍炮長,部門長里最年輕的,只比李海年長七歲,一貫是不認同從水手一步步走到航海長崗位的宋建明的一些觀點的。妸
李海擺了擺手,不讓他們繼續爭論,道,“拼刺刀時代和視距外作戰時代是截然不同的,退一步說,到了水兵需要拿起自動步槍御敵的時候,說明距離被俘很近了,我想,這樣的機會在實戰中是極其少的,起碼在咱們中國海軍身上不會發生。”
他話鋒一轉,道,“但是,基本的單兵地面作戰能力是要具備的,時間再緊張也要抽出足夠的時間來搞一搞這方面的訓練。每個時代都會對軍人提出不同的要求,這些暫且不討論,當務之急是,你們同意派出人員登島接應海特小分隊嗎”
他認同兩個人的觀點,也都不完全認同,很好地表現出了作為一號指揮員駕馭部下的能力,并且把話題轉回到了當前。
大家便不再去想題外的事情,此時的情況是超過了規定的聯絡時間,且正在接近固定接應的時間,必須要盡快拿出一個應急方案來了。
常海洲咬牙說,“我同意派遣人員登島接應海特小分隊,我帶隊。”
“老常,你怎么能帶隊呢,我來,我比你熟悉島嶼作戰。”宋建明馬上說。
他們爭了起來。妸
林明光突然說,“我去吧,我開海豚去找海特小分隊。”
眾人立馬看向林明光。
“海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