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此前的起降和飛行情況來看,故障隱患暫時不會有什么威脅,我認為可以飛。”林明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常海洲想都沒想,拒絕道,“絕對不行,故障隱患不排除,海豚絕對不能起飛。老林,你這個建議是違反規定的。”
“目前這是最好的辦法。”林明光堅持道。
又爭了起來。妸
李海環視一圈,下定了決心,道,“同志們,我決定馬上從全艦抽掉精通陸地作戰的戰士組成登島班,我帶隊乘舟登島接應海特小分隊,艦上指揮由常海洲副艦長負責。”
他不給大家說話的機會,道,“這是命令。”
常海洲到嘴邊的話生生也咽了回去,指揮員下達了命令,即便心里面有一萬種意見,也得憋著。
大家已經深切體會到了,李海是行事非常果斷的指揮員,此前大家也領教過了李海那種槍炮聲一響海鷗都得聽他的命令的那種“霸道”的指揮方式。
話說回來,“一言九鼎”絕對是指揮員必備的素質。
“常副,你指揮,盡量把我們送到靠近岸灘的地方。”李海沉聲說道。
常海洲重重點頭說,“老宋對這片海域的地形很了解,你放心。不過,艦長”妸
“不說了,話說回來,我多次和陸軍特種部隊協同作戰,跟他們學過一招半式,沒有誰比我更合適的。”李海打斷常海洲的話。常海洲只能作罷,他是不相信李海學過特種作戰什么的,開飛機的怎么會去學這些技能,顯而易見是李海的托詞罷了。
可是李海說的事真的,在東北、在西北,他和黨為民曾長時間支援陸軍特種部隊進行作戰,尤其是在西北駐訓期間,和老虎大隊的特戰隊員們都混成兄弟了,學到一招半式并非戲言。
一句話,沒有見過豬跑起碼吃過豬肉。
最主要的是,當初在東北那旮旯,李海曾經有過一次載入陸軍特種作戰史的記錄他當時一個人駕駛直20接應謝中校小隊,在武器站彈藥打光的情況下,把一具35毫米口徑榴彈發射器架設在副駕駛座上對地進行射擊
當時他這一手操作令人嘆為觀止
武裝接應被困分隊的經驗,他可以說是非常豐富的妸
這些經歷因為存在保密期的關系,并沒有體現在他的常規履歷上,完整的檔案履歷是存在于另一個部門的。
擊落過外機,轟炸過敵營,李海很是有一些人命在手的。53號艦上任何人,甚至全軍范圍內,有類似經歷的人是極少極少的。
李海拿出花名冊迅速點了十個兵,常海洲全程看了,驚訝道,“你了解過他們”
被點出來的兵要么是年輕強壯且單兵作戰素質相對好的,要么就是經驗豐富的資深老兵。資深老兵大多接受過系統的單兵作戰訓練,甚至有一些是由岸到海的兵。
李海說,“全艦一百多號人的情況,我基本都進行了了解。”
常海洲打心底里佩服,要知道李海到崗的時間并不長,而他卻已經學了那么多的相關專業技術,完了還對隊伍有了這么全面深入的了解。
他忽然發現自己這幾年有些懈怠了,尤其面對求知欲與精力都如此旺盛的李海,他第一次有了自己正在變老的意識。妸
一個小年輕空降下來成了見習艦長,繼而以代理艦長的身份指揮53號艦執行春節戰備任務,作為應該接替劉海亢成為艦長、至少成為代理艦長的常海洲來說,心里沒有怨氣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