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補給過程中,李海的心都是吊著的。
他新艦長,甚至比傳統意義上的新艦長還要缺乏艦艇指揮經驗,但是他不缺乏實戰經驗啊
但凡和彈藥扯上關系的事就必定是嚴肅的事情,那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對待的事情。
外行的看到操槍弄炮的場面挺嚇人,尤其是車炮場日,部隊所有的裝備都要拉出來進行保養,那場面要多震撼有多震撼,哪怕是普通補兵連隊,一百多桿槍炮擺在那里就挺嚇人。
但是在內行人眼里,這些東西都是燒火棍,因為沒有彈藥。
武器只有和彈藥結合才是殺戮機器。
同樣的,53號艦火力再猛,沒有足夠的彈藥支撐,那就是一條相對堅固一些的游輪罷了
現在正在做的就是讓53號艦這條老當益壯的老兵恢復巔峰戰斗力,而在補給船向53號艦轉移彈藥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差錯都有可能讓兩條船葬身海底。
尤其是在進行魚雷補給的時候,盡管知道在沒有裝訂引信的情況下這玩意兒炸不了,但李海的心臟依然吊著,就好比讓他帶彈著艦一樣。
當然,帶彈著艦更危險,因為那些彈藥在起飛前就被拔了引信安全梢的
看見李海這個樣子,常海洲笑著問,“你是擔心他們沒經驗吧金昌號經常干這活,他們很有經驗。”
正在給53號艦補給彈藥的是金昌號,一條五千多噸的散裝貨輪,配備有吊機等設備。實際上金昌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一大半的時間在干這個活,或者在干這個活的路上。
李海稍稍安心,凝重道,“這里畢竟靠近牛六甲海峽,海面上的情況非常復雜,補給一刻不完成我是一刻不敢放心。”
常海洲經常在這片活動,不由說,“選的都是偏僻的海域,大船不來小船不敢靠近,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嗯。”李海走出艦橋在護欄前站定。
常海洲跟著出來,掏出煙來遞給李海一根,他知道李海壓力很大。一上任就遇著那么多事,都是不簡單的任務,能撐到現在依然精神敏捷,老艦長都要佩服。
“不抽了。”李海看了看常海洲,“你也別抽了。”
常海洲看了眼吊機小心翼翼地把一枚魚雷從金昌號上往53號艦轉移,把煙塞回去裝進口袋里,不抽了。
擱以往,常海洲肯定會無所謂地擺擺手自己點上抽了,他干了多少年李海才干多少年,什么場合什么時間能不能抽煙他不清楚
可是李海說不抽,常海洲就真的不抽,這是因為常海洲打心里面認李海這個“船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