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臺上,何強對李海的操作沒有感到奇怪。
現如今和以前,訓練模式上有了很大的轉變,較明顯的一個變化是,注重培養飛行員的個性化作戰能力。
簡而言之,以前搞飛行,制定好航線,飛行高度、航速等等,固定動作,飛行員上去之后就按照這一套來飛,自己是不能隨意飛行參數和飛行動作的。
現在則放寬了很多。
其根本是從最高統帥部要求“一切訓練向實戰化貼近”開始。
敵人會按照你規定的動作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飛行員的臨機處置能力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在平時訓練中,要針對這個方面進行培養。
海八師早幾年前就采取了新的組訓方式,簡單地說,劃定一塊空域,任務飛行器,未經部隊批準不得進入,這就是訓練空域,而且是長期的。
而且,經常會因為飛行訓練臨時進入民航空域,所以人們發現,因為軍事活動而發生的空中管制導致的民航航班大面積延誤,經常能夠遇到的。
不過,隨著空中管制技術的進步,和空軍對空中活動管理的優化,即便是出現軍事活動導致民航航班延誤,其延誤的時間是越來越短了。
當然,重大軍事活動還是一樣,動不動就管制十幾個小時。
總之,李海飚超音速趕赴訓練空域,根本不算什么。
只是,何強突然從雷達上看到,李海居然來了一個急轉彎掉頭,往場站方向飛了回來
他連忙呼叫李海,“洞拐,出什么問題了嗎”
李海的動作是典型的緊急返航。
李海的語氣有些甕聲甕氣的,像是在控制著什么,“塔臺,我有點緊急情況,要立即返場,完畢。”
何強混身的神經線都繃緊了,難道這小子繼承了他師父的衣缽之后,連他師父的霉運體質也繼承了
升空必遭遇險情
“馬上做好緊急救援準備”何強迅速對身邊的副手下令。
伴飛的劉成軍已經聽到了,他二話不說立即加大油門追上李海,觀察07號殲11b的外表情況。
“洞拐,你外表無異常,做一次自檢。”劉成軍說。
此時,何強也從監視器上看到,07號殲11b的情況一切正常,并沒有出現故障。每一架戰機的狀態都能直接反應在監視器里,地面隨時能夠掌握最新情況,這就是技術革命帶來的訓練方式的進步。
但是,何強知道監視系統是無法百分之百反映出戰機的全部情況的,最清楚戰機狀態的是飛行員。
曾經發生過一次險情。
一架飛豹夜航升空之后沒多久,機組立即返航,并且報告出現機械故障,監視系統顯示出來的卻是一切正常。
當時的情況和李海現在差不多,都是起飛爬升到巡航高度后不久。
后來飛豹落地后,機械檢查了一個通宵才查出問題來一個螺母斷裂造成機體異常顫動,監視系統沒有監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