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樂樂沒李海這么沉穩,蹦蹦跳跳的到處看,越看越激動。這個模擬飛行甲板什么樣,三號艦的飛行甲板就是什么樣,除了沒有艦島。他是很清楚的,試驗訓練結束后,他就是第一批上三號艦的一員。
他這一批生長班飛行員,他是獨一份。
三號艦那可是正兒八經的全通平直飛行甲板航母,是真正的航空母艦。
他在一號艦上飛了足足一百個起降,數量比李海都要多,對滑躍起飛是有著深刻體會的。
殲-15屬重型艦載戰斗機,標準起飛重量達到了28噸,實際上日常訓練中,起飛重量不會超過25,這導致了起飛時只能裝大半油,掛幾枚空空的導彈。
一句話,滑躍起飛嚴重制約了殲-15的優勢。
而彈射起飛方式,則能夠讓殲-15完全發揮出重型艦載戰斗機的優勢,大航程、大載彈量,當然也能夠完全發揮出新型艦載戰斗機的性能。
這個時候,李海蹲在彈射起飛導軌邊上,仔細查看的同時,也在思考著試驗訓練這個項目。
探索彈射起飛訓練方法,測試電磁彈射系統,這是應有之義。實際上,這兩項任務都可以在飛鯊基地搞,在那里建設電磁彈射跑道更符合實際需求,放到這戈壁荒漠之上,僅僅是出于保密考慮嗎?
他總覺得沒這么簡單。
這里周遭幾百公里荒無人煙,是多種武器天然的試驗場,這里自然環境惡劣,更是各類武器裝備的嚴峻考驗。
把電磁彈射系統放在這里進行試驗訓練,恐怕是有更多考慮的。
會不會使用新型艦載戰斗機進行試驗呢?
想到這里,李海不由笑了,真若如此,那可是賺大了。海軍方面還沒有確定下一代艦載戰斗機的方案,沈霍伊一直在努力拼搏,那幾架原型機是改了又改,完了之后在殲-20的技術轉移基礎上,繼續深度開發研究,一副你不用我的飛機就虧大了的樣子。
那么成洛馬會拿出什么方案呢,這倒是一點風聲都沒有。
不過,未來好幾年里,殲-15肯定還是主角擔當。
李海起身看了看手掌上的灰塵,抖了抖衣服,便意識到,在這個試驗基地里,惡劣環境的考驗怕是會遠超自己的想象。
把電磁彈射系統放在這里進行試驗,充分體現了研發團隊的強大自信,要知道這玩意兒可是精密系統,能扛得住鹽分的侵襲,不一定能扛得住風沙的磨礪,問題是,海上裝備需要考慮風沙的影響嗎?
這是李海想不明白的地方。
頂著烈日在彈射跑道這里看了近一個小時,口干舌燥的時候,李海三人這才往機庫去,是時候看一看未來一段時間里的忠誠伙伴了。(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