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云天說,“叫我老戰就行,大家一樣都是學員。”
“老趙,老戰。”李海不太習慣的稱呼著。
趙飛燕說,“你住幾號房,一起走吧,想向你請教一下。”
“三零一,我和黨為民住一個房,哦,黨為民是我生長班的同學。”李海說。
“我住三零二,老戰住三零三。”趙飛燕說,“太好了,以后我們要多過去你那邊串門,向你們學習。”
說得李海很不好意思,人家是開了將近十年飛機的老鳥了,副團級干部,向他們這些新員學習絲毫不覺得沒面子,反而他們新員會覺得尷尬。
三人一道回到宿舍樓,那是很普通的三層住宿樓,也在花園式家屬住宅小區里,位置是靠近大門口,門前停車位時刻有一輛大巴、一輛依維柯和一輛勇士通勤車在,需要緊急出動的時候,這些通勤車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在宿舍樓的空勤人員、地勤人員送往外場。
其中一輛勇士車是隨上隨走的通勤車,這些通勤車都類似于民航機場的擺渡車,可以十分靈活的進行使用。
李海三人回到宿舍樓前的上下車點的時候,恰好看到黨為民和其他幾位新員正在登上依維柯通勤車。下車后簡單打了招呼才知道大班下午要上模擬座艙教學,所以他們全部要到訓練中心那邊提前做準備。
這又讓李海羨慕了一陣子,顯而易見,大班的訓練計劃和進度和他們三人小班是完全不同的。
“都是年輕人啊,看到他們我才意識自己老了。”趙飛燕笑著感慨說,“小李,到我這邊來吧,我帶了好茶,一起喝兩杯。”
“好。”
李海隨著趙飛燕和戰云天進去,標準的團級干部套間,一個臥室一個書房和客廳,還有廚房,是可以進行家庭起居的套間。李海和黨為民住的小套間才算是宿舍,是沒有廚房的。
趙飛燕動手泡茶,大家開始聊自己的一些事情,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
“我和老趙都是大學畢業后參加的招飛,當時屬于特招,因為我們有民用輕型固定翼飛機的執照。原以為能飛戰斗機的,后來因為艦載直升機部隊很缺飛行員,我們服從調劑改了專業,后來分配到海豚團工作至今。”戰云天介紹說道,“你呢小李,生長班是什么班?”
李海說,“針對艦載戰斗機方向的飛行員班,從招收學員開始整個過程都是針對艦載戰斗機的,具體地說是針對殲十五戰機。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學習的理論都是有關殲十五戰機的。這就是艦載戰斗機飛行員的生長模式,我們簡稱生長班。”
“那你們這個班很不錯啊,直接針對殲十五戰機進行學習訓練。”趙飛燕說,“我了解過飛鯊集訓,學員都是來自海航和空軍的優秀飛行員,完成了殲十五改裝之后,取得著艦資質就能成為艦載戰斗機飛行員。院校-基地模式,你們是第一批吧?”
李海點頭,“是的,我們完成了初教機的單飛后直接上海山鷹高教機學習,海山鷹用的飛控系統是與殲十五的一致,可以無縫對接到殲十五。黨為民他們這么快上模擬座艙估計是為了提前熟悉殲十五的座艙,因為有扎實的理論基礎。”
趙飛燕和戰云天對視起來,都看到了對方眼里的凝重。他們都意識到,實際上他們和李海這些生長班的學員之間的差距遠比想象中的要大,換言之,要成功留下成為飛鯊飛行員,要付出的努力和代價恐怕會遠超自己的想象。
上級領導機關安排一大隊大隊長石磊磊負責他們這個特殊小班的教學,其實已經說明問題了。
絕非改裝訓練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