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趙飛燕和戰云天二位是零基礎的,但是他們至少比新員多了很多非常寶貴的經驗。
李海略微尷尬地說,“我不懂直升機,不知道直升機和戰斗機之間的區別,所以不知道應該從何說起。”
趙飛燕說,“你詳細介紹一下殲十五戰機。”
“好。”李海整理了一下思緒,說道,“就目前而言,世界上的艦載戰斗機有五個型號,美國的F法國的陣風,俄羅斯的Su-33,以及我們的殲-15。這五個型號里只有俄羅斯的Su-33和我們的殲-15是重型戰機,F/A-18E/F介于重型和中型之間。”
李海說,“我個人認為我們的殲-15是其中比較優秀的一個型號。就飛行體驗來說,至少是比俄羅斯的Su-33要好很多的。因為我們的殲-15使用的飛控系統很先進,有不少四代機的技術。”
“這方面我了解過,殲-16和殲-15都使用了很多四代機的航電技術,人機交互體驗很好。”戰云天說。
趙飛燕說,“小李,你上過殲十五模擬座艙了嗎?”
“沒有,不過海山鷹的座艙基本能夠模擬殲十五的座艙。”李海說。
其實并沒有那么全面,但幾個大方面上是基本保持一致的。這就是為什么不管是殲-10還是殲-11,抑或是殲-15,都需要有雙座的教練型,專業教練機無法完全直接到達目的戰斗機。
李海說,“雖然我沒有看到,但是據說已經有了雙座的殲十五,也許他們大班會直接上雙座殲十五,而我們可能還得和海山鷹相處一段時間。”
兩人都陷入了沉思。如此看來小班和大班之間的訓練進度安排不是差一點兩點。
最郁悶的當然是李海了,不過現在他也想通了,繼續夯實基礎沒有什么不好的,目光放長遠一些,厚積薄發一段時間。能讓他迅速想通調整好心態是因為趙飛燕和戰云天。
人家已經是在所在領域有成就的老飛行員,方方面面的條件哪個都比李海強,面對比李海更加艱難的局面,他們就沒有絲毫的自哀自怨,而是積極面對,用飽滿的精神來迎接。
這樣的自我調節能力實際上比獲得一項技能更加重要。只要有旺盛的斗志絕對必勝的精神在,人就能發揮出百分之百的戰力,若是自己首先蔫了,也許只能發揮出百分之十的能力。
老飛和新員之間的區別,恐怕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主要體現在這些方面,而不僅僅是飛行技術。
“對了,小李,聽說你初放單飛沒通過,具體是什么情況,能說說嗎,我們還算是有一些經驗的,可以幫你分析分析。”趙飛燕想起什么來,說。
李海臉都紅了,很不好意思的說,“比較丟人,就是起飛的時候撞鳥了,上個月的事。石大隊說我那次初放單飛不作數,所以我還得繼續留在小班里訓練。”
初放單飛起飛的時候撞鳥?
趙飛燕和戰云天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