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云層,哪里有飛機,云層往哪里移動,飛機往哪里飛、什么高度、什么速度,一目了然。
忘我礁上當然沒有那么多專業裝備設備,但是大陸有,所有的這些數據通過通訊網絡傳輸過來,能夠做到即時呈現。
這就是形成作戰體系的優勢所在。
當然,如果是剛剛出現的那種小型螺旋槳雙翼機,雷達發射面積極小的情況下,忘我礁上的雷達很難探測到,這種時候就必須要起飛戰斗機前往查證識別。
不過此時李海的注意力放在了忘我礁的東側,即臺風來襲的方向也是那架小型螺旋槳雙翼機離去的方向。他發現東側的民航國際航線是最多的,四個方向的都有,恰好的在忘我礁以東五十公里上空形成了一個交匯空域。
他心里暗暗想到,這個交匯空域要多加留意,是應當重點關注的空域。
除了空中交通,水面交通信息也呈現在航圖之上。遠遠的看,密密麻麻的小紅點就是航線上的船舶,基本上集中在忘我礁西北側約三十公里外南北航道上。這條航線可謂是生命線,據不完全統計,每天從這里經過的油輪所運載的成品足夠南方一個省所有機動車消耗一個星期。
這些大型船舶通常不會遇到什么危險,只要離開了馬六甲海域。經常有情況的是在周邊漁場作業的大量漁船。南漁-33076號就是一個例子。
李海越發認為應該在忘我礁上部署直升機了,有了直升機,海上救援的效率會大增。
此時他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完全進入了角色,菜鳥開始成長了。
整個一上午他都在研究這副巨大的航圖,在飛行簡報室用了午餐后,黨為民過來接替他,他卻沒有回宿舍休息,而是去了維修機庫看他那位不會說話只會破音障膜的戰友——81103號殲-8F。
李海是爽了,可就苦了李援朝這幫機務老兄了。忘我礁機場條件有限,維修機庫沒有專門的維修班,全都靠李援朝這幫機務來。
當然,殲-8F不是什么先進戰機,有榔頭鐵錘就能修。
這不,李海還沒走進去呢就聽見“哐當哐當”的聲音,走進去一看,好家伙,李援朝站在機翼上正撅著屁股用橡膠榔頭一下一下的砸呢!那家伙還喊著口令:一二一、一二一!
“援朝班長,你這是在干什么?”李海震驚了。
李援朝停下手用小臂摸了一把汗水直起腰來,呼了一口氣后,說,“修飛機啊!左右兩翼都有些變形了,得讓給整復位。”
“就這么修?”李海學著李援朝掄榔頭的動作,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李援朝反問,“不然怎么修?”
“WK!”
李海連忙大步走過去,順著梯子爬上去看,“這玩意可以這么粗暴地維修的嗎?”
“少見多怪了你。”李援朝笑著說,舉起手中的榔頭,“看見沒,這不是普通的榔頭,是橡膠制作而成的,就是做安全套的那種材料。你看,機翼不平,不砸怎么辦?你別以為飛機很脆弱,如果脆弱也扛不住你那樣折騰不是?再說了,殲八比較皮實,你要是用其他辦法還不一定能修。”
李海凌亂了,這特么的完全不在想象之中啊!
你特么的還一二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