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歆的中秋,微雨。
但這并沒有阻攔德長公主開中秋宴的熱情,這當然不是為了給趙芷彤在中秋宴上覓得如意郎君。而是為了給郡王尋一門好親。
趙敏宇已經25歲了,按照云歆國的慣例,男子18至20歲便可以成親了,23歲還不成親已經算上大齡了,像趙敏宇這樣25歲還不成親的,已經算上大齡中的大齡了,
宮里已經施壓過好幾次,太后也送過不少京中貴女的畫像到雍州,但都被長公主頂了回去,而趙敏宇也從來不提自己的婚事。
連趙芷彤都覺得,自己出嫁之前恐怕是見不到郡王妃的了。卻沒有想到,長公主忽然急了。以中秋宴為名開了這場相親會,沒有京中貴女,沒有各地權貴,只有雍州城的官員和富商家的女兒。
德長公主和駙馬端坐在正座,看上去卻并不般配。駙馬長得太過俊美了,明明已經四十多歲將近五十的年紀,卻始終難以在他的臉上看到歲月的痕跡。在郗愉這樣的異時空的人眼里,長公主和駙馬坐到一起,看上去不像是夫妻,而更像是貴婦和她的面首。但在云歆人眼中,又是駙馬配不上長公主。
審美這種東西實在太過主觀了,云歆皇室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統治,成功讓云歆人民相信,鞋拔子臉是真龍之相,是神佑的面相,是整個云歆最尊貴的臉。而駙馬雖然也出身顯貴,卻男生女相。云歆的人認為,男生女相之人內心陰暗,會奪走別人的福運,是最差的面相。當年蕭作允作為皇帝之子,卻混成這樣,除了他母親萬妃出身確實太低的外,也是與他男生女相有關。
長公主府的人都知道,長公主和駙馬是真愛。在這個大多數人還在盲婚啞嫁的時代里,長公主和駙馬卻是因愛情而結合的。
長公主愛駙馬,也許是被他那張雖然并不吉利卻美到極致的臉所吸引,也許是被他無悲無喜沒有野心的性格所吸引。駙馬愛長公主,也許是被她那張極度符合云歆人審美的鞋拔子臉所吸引,也許是被她自信張揚從不掩飾自己的性格所吸引,
郗愉不知道,因為郗愉從來不相信愛情。對于郗愉而言,也許愛情是一段美好的詩,但如果這段詩的后遺癥是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郗愉寧愿這個世上沒有詩。郗愉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孤兒院的姐姐曾經告訴過她,她曾見過那個把她扔到孤兒院門口的人。那個人自己也是個孩子,小到哪怕郗愉知道真相,也不愿意在心理去責備她。
郡王趙敏宇和二公子趙敏慧坐在長公主的左側,一個嚴肅冷漠,一個興致缺缺。
趙丹玉本該和趙敏灝坐在他們的父母身側,可趙敏灝沒有出現,趙丹玉便獨坐一席。
趙芷彤和趙無極坐在趙丹玉之下,卻也算是主座。郗愉站在趙芷彤身后,算是一個看戲的好席位。
中秋宴的開場節目依然是民樂團演出,在云歆也呆了有段時間了,郗愉總算知道了云歆人民有多愛音樂,尤其是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