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村口的一個婦人也說出了不解之處,“齊娘子三天前帶著兩個孩子回了一趟娘家,還拎了滿滿一籃子的東西,當時民婦還問了齊娘子,她只說這些年虧欠了娘家,所以這一次就多帶了點東西。”
齊昌林要讀書,齊家就沒有能干活的男人,齊娘子再能吃苦有些活計還是干不了,她嫁給齊昌林這些年都是娘家的哥哥弟弟在秋收的時候過來幫忙的。
齊娘子的娘家人厚道,往日里不管是在山上打到了兔子,還是在水里摸到了魚,都要送上一些給齊娘子,想讓她和孩子們吃的好一點。
每年更是要送上百斤的粗糧過來,不讓齊娘子一家子老小餓肚子。
齊家清貧,這幾年齊家都是齊娘子的娘家貼補著,她每年除了三個節禮都不會往娘家拿東西,這一次突然帶著一籃子東西回娘家的確可疑。
這時村里擅長裁衣的婆子也開口了,“齊娘子給兩個孩子做了兩雙鞋還有兩身衣裳,只是尺寸都有些大,兩個孩子估計幾年后才能穿,老婦人當時多嘴問了一句,齊娘子道她婆婆身體愈加不好了,擔心以后沒時間給孩子做鞋子做衣裳,趁著現在空閑就提前給做了。”
農家的孩子衣裳都會做的大一些,這樣就可以穿上好幾年,若是尺寸合適貼身,小孩子個頭長得快,這新衣裳穿一年就穿不上了,所以齊娘子那番話老婦人也沒有多想。
劉捕快此時已經帶著物證回來了,“大人,柜子里除了兩雙新鞋和新衣裳外,還有幾套改小的舊衣裳。”
舊的衣裳是齊昌林和齊娘子自己的,齊昌林就不必說了,他是讀書人,齊家一大家子就算是餓肚子也要給他裁布做幾件能撐門面的衣裳,所以他穿小的衣裳改改給孩子穿也合適。
焦知府看著劉捕快手里展開的衣裳,青色和藍色、月白色的一共三件長衫,看尺寸差不多是十四五歲的年紀能穿的。
至于齊娘子用自己舊衣裳改出來的四件衣服,尺寸同樣是十四五歲的姑娘家穿的,而且姑娘家到了這年歲差不多個頭就不會再長多少了,這四件衣裳可以一直穿。
再加上那兩套新布裁出來的衣裳,齊娘子這是把一雙兒女從現在到十幾歲的衣裳都給做了。
“大人,柜子里齊娘子自己的衣服除了幾件補丁太多的舊衣裳,剩下的幾件都改小了。”劉捕快檢查柜子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點,齊娘子分明是早幾日就存了死意。
等齊娘子的爹娘從鄰村被帶過來問話后,老婦人哭的幾乎厥了過去,“娘的傻囡囡啊”
凄厲悲慟的哭聲是身為母親卻要白發人送黑發的痛苦和無奈,而生性淳樸的老婦人也不會隱瞞,齊娘子三天前回了娘家,話里話外都是讓爹娘兄弟日后多照看兩個孩子。
當時齊娘子的老娘握著女兒只有一把骨頭的手腕,讓她不要瞎想瞎說,日后干活悠著點,干不動了就讓人帶話回來,娘家的這些兄弟可以幫襯一把。
老婦人更是一句一句的叮囑齊娘子要吃好一點,還打算找人要個補方,抓幾副藥吧齊娘子的身體調過來。
對齊娘子拎回娘家的這一籃子東西,娘家不但沒要還多裝了二十個雞蛋讓她帶回去補身體。
焦知府聽到這里差不多已經明白了,齊娘子不年不節的回娘家卻是為了托孤,只是娘家人以為她是身體病弱,才會說出那些自己日后若是不在了,多照看一雙兒女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