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閔賢再次道:“她還是個讀書人,此次南宣府科舉的小三元。”
“什么?”周書瑤愣愣的張大嘴,她也讀書習字,也精通琴棋書畫,可閨閣女子讀書更多在于陶冶情操。
科舉那是真的要寫文章,是要把四書五經、經史子集都倒背如流,和周書瑤她們這些所謂的才女完全不一樣,那是實打實的下功夫,是真的要頭懸梁、錐刺股的寒窗苦讀。
張閔嬅很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只是問道:“她怎么會來鑲武縣?”
一個年幼的小姑娘,沒有長輩陪同,在這不毛之地的鑲武縣干什么?
“此前我們猜測張氏不是被楊家送入大牢,就是被討好楊家的人送進大牢。”張閔賢畢竟只是五品同知,在麟州府的消息的確靈通。
可出了麟州府到了其他地界,而且關乎機密之事,張閔賢要探聽消息就沒那么容易了。
“難道不是?”張閔嬅快速的想了一下,脫口而出道:“難道是那小姑娘做的?”
張依依不足為懼,在張閔嬅看來更是一個下賤之人,可她畢竟是鎮邊侯的枕邊人,打狗還要看主人,抓捕了張依依,打的就是鎮邊侯府的臉。
所以做這件事的只可能是即將起復的楊家,或者忠于楊家,當然也可能是討好巴結楊家的人所為,但張閔嬅真沒想到會是湛非魚。
可轉念一想,那小姑娘可是顧學士的弟子,鎮邊侯府再強又如何?楊家一旦起復,鎮邊侯府就要沒落了,而顧學士可是圣上的心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大學士,他的弟子別說下令抓捕張依依,即便是把人殺了,鎮邊侯府也絕不敢討回公道。
知道了湛非魚高不可攀的身份,再加上她現在住在丘府,和楊旭住一起,張閔賢和張閔嬅忍不住就多想了。
“難道學士想要和楊家結親?”張閔嬅是后宅婦人,第一反應就是聯姻,結兩姓之好。
一方是當朝大學士的弟子,再加上顧學士沒有成親,沒有子女,湛非魚的身份和他的女兒沒什么不同。
一方是即將起復的將軍府獨子,日后手握兵權的大將軍,這兩人若是成親,放眼大慶朝,即便是皇子皇孫也不敢招惹。
張閔賢摸著短須嘆了一聲,“只怕如此,否則她一個小姑娘怎么會車馬勞頓的來鑲武縣。“張家若是和楊家修復了關系,那么就等于是顧學士的姻親了,日后張家何愁發展?
張閔賢也不用一直熬資歷了,說不定戶部考評之后他就能升為知府,五十歲之前就可以去六部,有顧學士提攜,即便是內閣也可以期待一下。
喜歡我去古代考科舉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我去古代考科舉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