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飼槽的內部空間并不算大,方興一眼就能夠看到盡頭。
這處空間極為空曠,只有空間的正中央佇立著一根四方金屬柱。
而在金屬柱的頂端,還有一顆光球在不斷散發出光芒。
只不過,那顆光球所散發的光芒很是暗淡,似乎隨時都可能熄滅一般。
方興見狀,直接走了過去。
當走近之后,方興發現在金屬柱的四面存在著大量莫名的紋路。
或許,用文字來形容更加貼切一些。
不過,這些文字與現在人類的通用字符并不一樣。
接著,方興對比了一下,在靈氣網絡內所搜集到的信息。
遺憾的是,方興所搜集到的信息當中,同樣沒有關于這些未知文字的信息。
盡管不知道金屬柱上的文字起源于何地,但是這并不妨礙方興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意思。
畢竟,文字就和語言一樣,都是信息傳播的媒介。
作為秩序模因掌控者,方興想要解析它們并不難。
于是,方興一邊環繞金屬柱記錄其上的文字,一邊利用識海當中的模因開始解析這些文字信息。
面對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文字,初時模因分析的很生澀。
不過,隨著單獨字符掌握的越來越多,整個解析過程也逐漸加速。
就這樣,時間大約過去了半個時辰,方興成功將金屬柱上的內容解析了出來。
原來,金屬柱上主要記錄的內容,正與它上方所托舉的光球有關。
而這枚光球,正是機械飼槽所供養的存在。
之前控制了鹿夢,并妄圖控制方興本人的家伙,就是眼前的這枚光球。
別看這光球好像大號的燈泡一樣,但它的名字卻比它的樣子響亮許多。
盤古之腦,這就是光球的名字。
在閱讀完金屬柱上的文字之后,方興了解到,在上古時代盤古軍團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傳統。
那就是在軍團內部,但凡立過大功的士兵,在他們死后都會被制作成盤古之腦,這是一種對有功之人的褒獎。
所謂盤古之腦,其原理是一種對于熵的認知。
眾所周知,熵代表了事物的混亂程度,當一個事物越混亂,那么它的熵無疑也會很高。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邪祟,在信息熵不斷地堆積下,祂們幾乎達到了混亂的極致。
在這種狀態下,邪祟的一切行為都是無序且混亂的。
哪怕是最先進的卜算系統,也無法預測邪祟的行動。
當然,邪祟作為信息態生命,祂們的狀態在活物中極其罕見。
正常生物根本活不到祂們那混亂程度,就已經嗝兒屁了。
所有正常衍化的生物,最初時熵都是極低的。
因為生命的本質就是秩序,小到基因結構、細胞排列,大到各個器官的位置,都需要按照預置規律來進行,分毫都不能差。
生命以負熵為生。
曾經有人說過,或許正是為了對抗熵增,才一步步有了基因,進而誕生出了生命。
細細想來,這句話不無道理。
不過,熵并不是那么好對付的。
自然生命只能延緩熵增的過程,隨著熵不斷在個體中堆積,混亂無序進而便會出現。
有形體受三維世界制約的自然生命,沒有虛無的邪祟那么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