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想想,道格少校就釋然了這是炮兵應該掌握的知識,而八路軍有炮。
因此,道格少校認為自己還是小瞧這些看起來十分落后的八路軍了。
李月英則提出了另一個問題“王營長,但這些還不夠,不是嗎我們還必須知道與臨汾機場的高度差。我是說,如果我們是在幾公里外發射火箭彈的話”
王學新不由暗贊了一聲,李月英的心思和智慧似乎還在道格少校之上,比如道格少校就沒想到這一點。
火箭彈的試射的確可以解決火箭彈數據方面的問題,但如果不確定戰機與臨汾機場的高度差,同樣也是盲人瞎馬亂打一通。
不過這個問題同樣也解決了。
王學新回答“到時所有的一切都會勘測完畢,當你們跨越呂梁山脈后,就會看到一條火堆指引的方向,你們要做的就是沿著火堆的方向飛行,保持500米的高度,到達盡頭時將火箭彈發射出去就可以了”
道格少校和李月英互相對望了一眼,彼此都在對方眼里看到了震驚,他們沒想到王學新會把計劃考慮得這么細致,而且已經做了準備。
這些雖然是王學新的意思,但卻不是王學新做的,而是參謀長親自負責安排。
這準備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說難吧,它其實就是炮兵三角函數的那一套,也就是王學新教給炮兵的那些知識,把桿往那插著對一對,然后就能算出高度、距離等數據。
與臨汾機場的相對高度也是這么算的。
說簡單吧,那可是呂梁山,而且還要短時間測出結果,而且還不能出一點錯這東西可是為戰機發射火箭彈的依據,火箭彈本身風偏率就大,如果數據再有一點錯誤,那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是決定整個計劃成敗的關鍵。
因此,參謀長連夜組織人手一遍一遍的反復測量,火箭彈試射也足足打了三十幾發八路軍火箭彈原本就不多,那一發發就這么打了誰都心疼,但參謀長卻認為這是值得的。
然后就得出了一組組數據,多少高度打多遠,加上速度能打多遠等等。
最后參謀長和老酒等炮兵反復討論后,將高度定在了500米高度。
老酒是這么跟王學新報告道“太高了偏移量太大,結果是兩百發打出去可能都沒幾發能命中機場”
王學新知道這話的意思,雖然機場很大,但火箭彈那風偏率,隨便也能偏幾里,再加上還是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打出去的,誰都無法保證它能打到哪。
“太低了也不行”老酒接著說“低了射程近,飛行發射完火箭彈后來不及爬高轉向就闖進敵人高射炮的打擊范圍,太危險了”
“五百米剛好”王學新問。
“五百米差不多”老酒回答“打完馬上轉向調頭,雖說也有可能進入危險區域,但鬼子高射炮來不及反應畢竟咱們才只有十架飛機”
老酒是個有經驗的炮兵,對高射炮也有了解,所以知道飛機越少越不容易被高射炮命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