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杜立特的想法應該說很有前瞻性,他是著眼于將來的奪島戰爭而不是眼前的海空大戰。
不過話說回來,海空大戰其實也就是奪島之戰。
海空大戰的模式其實并非想像的那樣,交戰雙方各自派出航母艦隊然后彼此飛機互炸那么簡單。
茫茫大海艦隊是需要島嶼停靠作為補給基地甚至是空中掩護的陸基起飛的戰機和轟炸機通常比艦載機有更遠的航程能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因此戰斗機一般比艦載機強。
這里之所以用“通常”,是因為鬼子的“零”式戰機打破了這個規律“零”式戰機雖是艦載機,但因為它幾乎沒有在防御上用一分重量,于是航程、燃油和載彈量比鷹醬陸基起飛的戰機還要高得多。
因此,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海戰的進攻模式通常是先占領一個小島,用最快的速度在小島上建起至少一個港口一座機場港口用于艦人停靠和補給,機場用于降落陸基起飛的轟炸機、戰斗機以及運輸機。
戰斗機可以在島的周圍拉開一個安全空域搶奪制空權,轟炸機對目標島嶼或敵人來襲艦隊實施轟炸,運輸機則不斷的把燃油、彈藥、藥品等戰略物資運到島上并將傷員運回國
因此,縱觀二戰整個太平洋戰爭,鷹醬和鬼子都是在爭奪島嶼,各大戰役絕大多數都是以“某某島”命名。
駕駛著裝有火箭彈的戰機,在這樣的島嶼爭奪戰中顯然就能起到大作到時鷹醬的戰機就不需要進入鬼子布設在島上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范圍,在十公里的視距外對鬼子沿岸工事及軍事設施一片狂轟濫炸,而且是隔遠了打完就走,敵人戰斗機甚至都來不及反應。
當然,這得低空接近,否則很容易被敵人雷達發現。
杜立特就是用這樣的想法說服了鷹醬高層,他是這么分析的
“先生們,勝利永遠是青睞有準備的人的。如果我們現在不為將來做準備,有一天真要用到它時,卻發現我們錯失了機會。這可能會讓我們與一次勝利失之交臂,也可能會讓我們多損失許多裝備,又或者會讓我們犧牲許多士兵,你們會怎么選擇呢”
但海軍上將杜立特的這個說法比較保守。
“這只是你的想法,準將”上將對杜立特說“我們都知道,巴祖卡這種火箭彈甚至連一百米的目標都很難命中,現在我們卻要用它打十公里外的目標你能保證它不會打到海里去”
會議室里的其它人紛紛點頭,他們其實都與上將一樣有這樣的擔憂。
“它的確會打到海里”杜立特回答“但是上將,那可是凝固汽油彈,我們知道這東西的威力,十發只要命中一發,我們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的確,我們用俯沖轟炸機能更精確的轟炸目標,但是先生們”
說著杜立特就將目光轉向了會議室的其它人“你們是否考慮過一個問題用俯沖轟炸機或戰斗機飛進島嶼轟炸敵人的機場,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是什么”
“你想說的是飛行員和飛機”上將反問。
“是的”杜立特說“他們不只要面對敵人戰斗機的攔截,還要面對敵人的高射炮和高射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