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拿起桌面上的文件對著杜立特揚了揚,說“但是,你這方案難道不需要冒險”
“的確要冒險”杜立特回答“但風險顯然會少得多”
沉默了一會兒,杜立特又補充了一句“這是個選擇題,我們是選擇用訓練有素的飛行員,讓他們冒高風險,得到高命中率,還是用低訓練水平的飛行員,讓他們冒低風險得到相對較低的命中率。選擇權在你們,先生們”
一名上校問道“如果是這樣,對于戰爭而言,我們選擇哪一樣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杜立特回答“如果我們有很多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如果我們彈藥緊缺,如果我們運輸能力不足,顯然應該用前者,因為飛行員浪費得起而彈藥和運輸能力卻浪費不起。但如果事實恰恰相反,那我們就應該用后者,不是嗎”
這一來會議室里的眾人都沒話說了。
杜立特說得對,鷹醬最不缺的就是彈藥和運輸能力,這兩樣對于此時的鷹醬來說簡直就是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高訓練水平的飛行員此時卻是奇缺,而且這種情況短時間還無法改善。
因此,鷹醬顯然應該選擇后者。
話說回來了,史上的鷹醬在海戰中進攻某座島嶼前,常常用艦炮和轟炸機將鬼子的島嶼炸個幾天幾夜這種轟炸其實也是沒有目的亂炸一通,客觀而言并不需要什么精準。
但或許是鷹醬的民族個性就是如此,他們習慣于能掌控一切片面強調精度,現代也是如此。
比如到了導彈時代他們就研發“反導系統”。
但反導系統其實并不靠譜。
原因是抓起一把石頭隨便投向目標,命中的機率很大。
但是,對方要把這些砸向他的石頭一個打落卻幾乎不可能
于是,反導一直存在一個悖論,鷹醬需要用兩枚、三枚,甚至更多的導彈才能攔截一枚,而且成功率不過三成。
這種戰術對于實力不對稱的小國或許有用,但如果是實力相當或者相差不遠的大國對方一個飽和攻擊就能輕松的讓鷹醬反導系統崩潰。
海軍上將沉吟了片刻,他在腦海里重新梳理一遍杜立特的話,然后就微微點頭說道“或許你得對,準將但是這種裝備還需要驗證,八路軍只是用它打一場仗,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但我們不能保證那是否是運氣。如果我們投入資金研發甚至大批量生產,最后卻發現用不上,那對未來的戰爭同樣是種損失”
“我同意,將軍”杜立特回答道“所以,我們才應該給八路軍更多的支援,讓他們用這種方式打更多的仗”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