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八路軍研發的x1,其導線是用普通的細銅線,因為銅線不夠線只能噴上漆絕緣。
但它長度一長依舊超重。
王學新是用了兩端設置滾筒的方法解決,但射程依舊很難超過三百米。
這不是導線夠不夠長的問題,而是銅線一長全部拉開,銅線本身的重量就能將銅線扯斷銅線一斷,顯然就無法控制了。
另一方面,x1可以使用銅線的另一原因,就是x1的飛行速度不快,飛行速度不快就沒有那么大的沖量不至于將導線扯斷。
然而,難道x1就不發展了
如果要發展,將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顯然就是要提高x1的速度增加x1的射程。
而決定這兩個指標的重要因素最后就會歸結為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導線。
導線的粗細以及韌性決定了x1的射程和速度,沒有一個合格的導線,一切都將停滯不前。
這原本對王學新來說是個大問題,因為八路軍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工業基礎,無法生產出又細又有韌性的導線。
但這個問題卻被斯金奈這個反坦克導彈的項目解決了。
因為有這個需求,鷹醬馬上就動用他們的科研人員,在魚雷導線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開發反坦克導彈的導線
這個項目是在鷹醬國內做的,八路軍這沒有這樣需要的設備。
據說鷹醬第一時間就把研究最先進戰機以及改進型魚雷的專家都緊急調來研發這種導線了。
鷹醬不愧是鷹醬,僅僅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研發出合格的導線。
這種導線也是銅質的銅的導電性好,即便細如發絲也能準確的傳遞信號。
但銅的質地偏軟,做細了就很容易被扯斷。
鷹醬就想了一個辦法,在細銅線外包上一層尼龍纖維增加其韌性,而且是用精密儀器包裹的,成品依舊細如發絲,如果不用放大鏡看根本就無法發現它外層還有一層東西。
導線制作完成后馬上就用飛機運往華夏送到斯金奈手中。
斯金奈把導線裝在火箭彈上一試驗,uu看書效果出其的好,精度比之前高了許多,火箭彈可以在射手的控制下飛行并奔向目標。
雖然依舊沒有命中目標,但那是因為射手控制不熟練線導反坦克導彈就像玩游戲一樣,用搖桿和按鈕控制火箭彈飛行,射手也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把握控制的“度”。
因此,斯金奈就高興的把電報發向國內“我想我們已經找到其中的決竅了,他指王學新沒有騙我們,的確是可行我想,x1也是這樣操作的”
斯金奈的想法很正常,他認為反坦克導彈可以用這種方法,x1當然也可以。
問題是
斯金奈沒有考慮到一點反坦克導彈的發射環境相對穩定,幾百米的范圍而且還有射手控制,相對較容易。
x1所在的環境就不一樣了,那是戰機發射出去的,周圍到處都是強勁的氣流,如果沒有控制系統將彈體穩定住,只怕還不等射手控制,x1就被吹得到處拐彎做無規則運動了。
而斯金奈的這個成果,具體說應該是導線,自然就被王學新移植到x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