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事就兩更,明天繼續四更
獨立團幾個營的營長跟著李云龍的時間都不短了,李云龍這樣一下令,他們馬上就心領神會展開這“誘敵深入”的操作。
首先是在城內靠近城墻的位置清出一片地來做伏擊場。
這片地可以是空地也可以是民舍,通常八路軍是選擇民舍,如果是空地做伏擊圈就太明顯了,鬼子也會謹慎進入不太容易上當。
民舍在這方面就好得多,鬼子一看突破八路軍的防御前方還是可以掩蔽的建筑,沒多想馬上就蜂涌而入,哪想到這些民舍其實是做過手腳的。
其次就是以這片伏擊區為中心布設兵力做好準備,后者就有很多種,比如在民舍里埋下地雷、定向、炸藥包等等。
李云龍經常干這種事,這種埋伏的好處不只是能殺傷敵人,還能在心理上讓鬼子陷入猶豫如果有一次,鬼子真的突破了八路軍的防線沖進城內,這時候他們心里就會想這是不是又是八路軍有意放他們進來的是不是又是埋伏這些民舍是不是又被做了手腳的
因為有這些擔心,鬼子在這時原本可以大殺四方的,卻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貿然前進,八路軍就可以利用這時間填補上防御缺口。
做好這些準備后,李云龍一聲令下,城墻火力就依次出現缺口,有些部位還真發生了爆炸一聲巨響帶起一片火焰和煙霧,然后八路軍的機槍就不響了,看起來就像是鬼子的炮火無意間精準的命中了目標。
其實這是八路軍自己引爆了炸藥包營造出的效果。
這時估計鬼子的炮兵觀察員都一臉懵我好像沒有指示炮火轟炸這部位,它怎么就爆炸了呢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但在戰場上而且還是在黑夜中,炮彈在頭頂上飛來飛去的,誰知道那是炮兵打的還是怎么炸的,反正敵人火力點被炸防線出現缺口就對了。
鬼子步兵就更沒想那么多,吆喝一聲就從缺口沖了進去。
沖進缺口后第一時間就是沖進民舍借助其掩護與八路軍打巷戰
林芳太郎那邊是接連得到一長串的好消息
“第一大隊突破敵人防線”
“第三大隊突破敵人防線進入城內”
“第二大隊進入城內展開巷戰”
按林芳太郎的想法,第110師團一萬多人,而且他們還是長期在呂梁山上與八路軍作戰的部隊,這要是沖進城內與八路軍展開巷戰,那基本上就意味著戰斗結束了吧
正常情況下的確如此,因為巷戰就是敵我之間在民舍間短兵相接,雖說八路軍有連發步槍在這樣的戰斗中更占優勢,但怎么也抵不住鬼子像潮水般一批批的涌來。
然而,這卻不是正常情況。
是時林芳太郎其實也是有懷疑的,因為三個方向為什么會幾乎同時突破敵人防線這也太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