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之所以會知道眼前這坦克是
“虎式”,是因為之前去總部開會討論國際形勢時看過這種坦克的草圖。
他知道這是來自漢斯的重型坦克,
“謝爾曼”很可能不是它的對手,馬上朝李云龍大喊“老李,快撤”其實不用趙剛喊李云龍也知道怎么做,他雖然不知道這坦克是
“虎式”也不知道它的厲害,但一看那塊頭又見那么粗的一根坦克炮馬上就意識到這玩意不好惹。
李云龍沒有命令
“謝爾曼”撤退,而是下令“組織爆破小組”別看李云龍這家伙平時咂咂呼呼的,他現場指揮還是很有一套。
因為這時再命令
“謝爾曼”坦克撤退已經太遲了,敵我相距不過百余米,最近的兩輛坦克甚至只有幾十米,而且還是在大街上兩側到處都是房屋,
“謝爾曼”怎么退再說了,
“謝爾曼”一調頭不就把薄弱的后部亮在
“虎式”面前了不過這似乎沒什么區別,在
“虎式”88坦克炮面前而且還這么近的距離,正面背面都是一樣穿透就像戰場正發生的,
“虎式”坦克
“轟”的一聲開火了。其實是敵我雙方的坦克都開火。八路軍坦克成員的反應也不慢,他們發現敵人坦克出現時不等命令馬上就調整炮口朝目標開火。
但從視覺上看就只有
“虎式”在開火早期型
“謝爾曼”的3型加農炮穿甲能力不足以對
“虎式”正面構成威脅,盡管目標在100米內。
“虎式”的88口徑火炮擊穿
“謝爾曼”卻完全沒有問題,而且
“謝爾曼”還是汽油發動機只聽
“鏗”的一聲聲脆響后
“謝爾曼”就燃起大火。只一個照面第一梯隊就有三輛
“謝爾曼”被擊毀,而且坦克乘員全都沒能逃出來。李云龍見后方的
“謝爾曼”繼續往前,趕忙大喊“撤退,他娘的把坦克撤下去爆破組,給老子上”剛組織起來的爆破組高喊一聲就分成幾個方向在戰友的火力掩護中沖了上去。
同時幾枚火箭彈發出一陣尖嘯飛向
“虎式”,但不是打偏了就是對其毫無影響
“虎式”前裝甲達到驚人的102,炮盾最厚處甚至達到150,這遠超火箭筒的穿甲能力。
二戰時期還真有被火箭筒干掉從正面干掉的
“虎式”,只是那是碰巧打在了
“虎式”的觀察窗上將其擊穿了。以火箭筒的精度想要命中
“虎式”的觀察窗,這概率就跟中彩票差不多。不過這些火箭彈還是起了作用,因為鬼子指揮官深田少佐不淡定了。
如果是其它戰車比如97式、95式,或者是一式戰車,深田少佐會毫不猶豫的下令發起進攻。
戰車的作用不就是這個嗎它們就應該開在前頭擋子彈擋炮彈掩護后方步兵跟進
至于它們會被敵人擊毀戰場上哪有不冒險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