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營以慘重的傷亡為代價拖延“虎式”前進的腳步,但他們也僅僅只是勉強拖延而已,“虎式”依舊在鬼子的掩護下一步步朝城門逼近。
此時,“虎式”能否出城已成為這一仗勝負的關鍵。
因為“虎式”一旦出城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對著正突圍的八路軍后背開火,而且它們會第一時間選擇“謝爾曼”,只要“謝爾曼”被擊毀,八路軍面對鬼子百余輛坦克和裝甲車就再也沒有突圍的可能
所以,即便房屋一幢接著一幢被推倒戰士們一隊隊被埋在廢墟中,但張大彪依舊用嘶啞的聲音大吼著指揮著戰士們進入房屋作戰,盡管他的心在滴血
這是沒辦法的辦法,一旦鬼子知道八路軍棄守就能毫無顧忌的前進,到時連勉強拖延都無法做到了。
另一邊,李云龍帶領的突圍部隊也同時陷入了苦戰。
鬼子兵力布署得很巧妙,正前方一公里外擺著兩個95輕戰車中隊,左右兩側分別擺了一個戰車聯隊。
李云龍一看這陣勢就暗道不妙
鬼子這包圍圈看似沒圍死其實又圍死了。
正面擺著95式坦克看起來不堪一擊,但這些是機動性比“謝爾曼”強的輕型坦克,它們完全可以在前方游而不擊騷擾“謝爾曼”,于是八路軍就會處在打又打不著追又追不上的狀態,同時坦克薄弱的側裝甲還會暴露在兩側鬼子坦克的炮口下。
如果派出半履帶汽車前出突圍吧,它們又會遭到鬼子三面火力的夾擊死傷慘重。
如果讓“謝爾曼”分兩隊分別迎擊左右兩側鬼子主力吧,所剩不多的“謝爾曼”會再度被分割不說,部隊還會因為撤退的方向不對增加突圍難度。
李云龍卻沒有遲疑,這時候也沒有遲疑的空間戰場往往就是這樣,關鍵時候做一個最壞的選擇也比沒做選擇要好得多。
李云龍大聲下令“炮兵架炮阻擋左翼鬼子,全軍進攻右翼”
“是”戰士們應了聲,馬上一個接一個把命令傳達下去。
不久戰士們就做了相應的調整和準備部隊集中到右側而炮兵就地展開,炮兵包括30榴彈炮和迫擊炮,甚至炮偵雷達都開機了炮兵需要第一時間就把鬼子的炮兵壓制住。
隨著李云龍一聲令下,數十門火炮就集中火力朝左翼的鬼子第1戰車聯隊打去,30榴彈炮打得又準又狠,第一波炮彈就炸毀了鬼子一輛97式、兩輛95式及一輛裝甲車,迫擊炮打了許多煙霧彈,瞬間就將鬼子裝甲部隊籠罩在煙霧中。
鬼子炮兵才剛開火還擊馬上就被30第二輪炮彈給炸得支離破碎。
就在鬼子以為八路軍要進攻第1戰車聯隊時,李云龍又大喊一聲,十余輛“謝爾曼”坦克帶著半履帶汽車在馬達的轟鳴聲中全速向第5聯隊沖去
這一來鬼子第5聯隊就有些無奈了,他們應戰也不是不應戰也不是。
應戰吧,那就是以一個聯隊之力單挑八路軍獨立團,這似乎占不了多大便宜。
不應戰吧,就是放開一個口子讓八路軍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