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轉身就去研究所找圖靈。
王學新走進辦公室看到圖靈時不由一愣,他差點就沒認出面前這個坐在文件堆里的圖靈了胡子拉渣面龐削瘦,頭發又長又亂眼球里還滿是血絲,就像一棵要枯死的老樹似的。
“什么情況”王學新轉身問翻譯“是伙食不好還是住得不習慣”
“不不,都不是”翻譯趕忙解釋。
圖靈明白了王學新的意思,他代為解釋道“與他們無關,團長同志,這里的伙食和條件都很好”
這話王學新是相信的,因為這是他特地交待過的,就算八路軍過得再困難也要盡一切努力滿足圖靈及其團隊的起居飲食問題。
王學新認為這很重要,現在正是八路軍應該是華夏需要這批人的時候,不能舍不得小錢讓他們有了思想上的波動和情緒。
因此,王學新甚至不惜重金讓鷹醬幫忙購買一批符合圖靈等人生活習慣的家具來。
至于飲食,王學新就用不著操心了。
國外的飲食翻來覆去就是那幾種,不是面包就是披薩,或者就是三明治、漢堡、蛋糕先不說做這些東西不難,華夏隨便一個菜系都能把它們干翻。
這段時間圖靈等一幫科學家那是輪著吃都不重樣,到現在還沒把吃完一半,吃到現在前面的就忘了是什么味了,又得重來
這一來王學新就覺得奇怪了,他問“那圖靈先生這是”
“是我自己的原因”圖靈一邊說一邊從口袋里摸出一個晶體管在王學新面前亮了亮,說“晶體管雖好,但現在生產成本太高了,一只需要八美元”
圖靈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道“而我制出的計算機,你知道它需要多少晶體管嗎800只,也就是一臺能實現最基本功能的計算機,僅僅只是晶體管的成本就需要7000美元,如果算上其它的材料和制作費用,這計算機僅僅只是成本都需要12500多美元”
注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是1955年研制出的,一共用了800多只晶體管
一萬多美元在這時期可不是個小數目,這時代一千多美元就可以買一輛家用車了,鷹醬一個白領一個月的工資也只有300美元。
“你是在想辦法減少晶體管的生產成本”王學新問。
“是的”圖靈點了點頭“只有把晶體管的生產成本降下去,才有可能大批量生產,才有可能在發展,否則,它只會是富人的專屬品”
王學新沒想到圖靈還有這情節,就是希望窮人也能跟富人享受同樣的東西。
不過這似乎不奇怪,因為圖靈的出身就介于窮人和富人之間他祖上比較富裕,是上流社會的商人,但到了他父親這一代就沒落了,他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
或許,圖靈是希望至少像他父親那樣的人能用得起
“巧了”王學新說“我這次來也是想跟你談談成本的事”
“我知道”圖靈回答“生產成本高,就意味著你們在軍事上的需求遠不能滿足”
這時圖靈就有些好奇的問了聲“你們在軍事上用到哪一步了我問過這個問題,他們都不愿告訴我”
這其實是王學新交待的。
圖靈幾年后還要回英國,軍事機密怎么能隨便讓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