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也沒有透露太多,他只是說了一些現在全球都知道的東西“比如炮偵雷達,還有空空飛彈、反艦飛彈”
“反艦飛彈”圖靈驚叫起來“你們居然研發出了反艦飛彈用來打軍艦”
“是的,當然”王學新說“你知道晶體管的特性,它耐得住沖擊,可靠性好、體積小、耗電量少,那為什么不用呢”
然后王學新就及時收住了嘴“我們的晶體管主要就是用在這兩方面了,它在戰場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幫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打敗了敵人”
其實晶體管的應用遠不只這些,比如還有空空飛彈、激光測距儀、激光近炸引信等,它可以說無處不在,只要是需要計算或智能化的設備都少不了它。
“你現在走到哪一步了”王學新隨后翻了翻圖靈面前的文件并把話題拉回正軌“我是說,在降低成本方面”
圖靈頹然搖了搖頭“我嘗試了許多方法,比如使用更的廉價的材料,又或者縮小體積、減少生產工序等等,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說”
圖靈很尷尬的攤了一下手“抱歉,團長同志我一事無成”
也許這就是圖靈現在看起來如此糟糕的原因,因為沒有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所以打擊到了圖靈的信心。
不過王學新卻知道這不算什么。
歷史上在晶體管發明出來后,全球科學家都在尋找降低其成本的方法,但找了十年都沒找到。
直到十年零一個月,鷹醬一個研究所里,其它員工都去度假了,一個新員工因為沒有資格度假獨自守在空蕩蕩的實驗室,無聊之余他就想獨自折騰點什么兩周后,人類第一塊集成電路就誕生了。
王學新拖過椅子在辦公室前坐下,說“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是你考慮的方向錯了”
“方向”圖靈迷茫的望向王學新。
降低成本,不就是從這三個方向嗎
要么使用更廉價的材料,要么減少工序,要么就是縮小體積也就是減少原材料的使用。
除此之外,還能有什么方向呢
也難怪圖靈會這么想,這是上千年來人類減少生產成本的慣性思維。
而且這種慣性思維一直以來都是對的,直到集成電路的出現。
集成電路,說穿了就是用一塊芯片上當作幾個、幾十個,甚至幾百上千,現代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更是能集成十萬個以上的電子元件在其中。
這一塊芯片的成本雖然沒有下降,甚至還提高了。
因為它多了一道將電子元件集成在其中的工序。
然而,它的成本還是比所取代的電子元件成本之和要低得多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