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沒有直接給出圖紙,因為他認為這會讓圖靈心生懷疑。
王學新問了三個問題。
“圖靈先生”王學新問“電阻可以用硅制作嗎”
圖靈想也不想就回答道“當然可以,硅的導電性介于導體和半導體之間,這沒什么問題”
“硅可以制作電容嗎”王學新又問。
“可以”圖靈很肯定的回答,接著他臉上就帶著些疑惑“你問這個做什么”
王學新沒有回答,他緊接著又問了一個問題“既然電阻、電容、二級管、三級管都可以用硅制作,而一個完整的電路又只需要這些,那為什么不把它們全部在一塊材料上制作完成呢”
圖靈一愣“在一塊材料上制作完成你的意思是,在一塊材料上把所有器件刻出來”
王學新點了點頭。
圖靈馬上就明白了這個想法的意義,他驚叫起來“上帝,團長同志這真是一個天才的想法,把所有元器件刻在一塊材料上,這就是把一塊材料當作幾個元器件用了,這,這這如果能成功的話,就能把成本縮小到幾分之一”
王學新只是笑了笑不說話。
其實這能節省下的成本何止是好幾倍
這時代10美元只能買到一個晶體管,現代同樣是10美元,就能買到集成在芯片上的兩千萬個晶體管。
如果把這兩千萬個晶體管按10美元的價格出售的話,其價值就是2億,而且還是美元。
不過王學新當然不會跟圖靈說這些,這是時代的局限性,圖靈很難想像將來會有這程度的發展,就像集成電路的發明者基爾比也想像不到自己的發明會造成如此巨大的變化一樣。
得到王學新這個建議后的圖靈,馬上就一頭扎進他的試驗室他急著要把王學新說的變成現實,于是就沒空理王學新了。
王學新也不介意,科學家大多都這樣,他們滿腦子想的都是他們的理論和數據,沒有多少交際的空間。
接著王學新順便去了對面的兵工廠一趟。
有時王學新都不太分得清兵工廠和研究所了。
按王學新最初的想法,是研究所專職搞研究并培養研究人才,兵工廠就負責生產武器裝備。
但發展到現在,就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也就是研究所里擺滿了武器裝備,兵工廠里也隨處可見研究人員。
王學新仔細想想會出現在情況其實并不奇怪,因為此時是戰時,研究所絕大多數都在研發武器裝備基本沒有民用方向的就算有民用利益也暫時不考慮,比如激光測距儀就有很大的民用價值。但現在這時候軍用都不夠哪還會去搞民用的。
于是研究所自然而然的就跟兵工廠融合在一起了。
比如現在,當王學新在工廠里找到蘇欣時,她正和蘇禮國、陳杰風幾個人在數控機床前一邊看著圖紙一邊生產。
看到王學新上來,蘇欣就迎了上來問了聲“你來了啊”
王學新“嗯”了一聲,看了疲憊的蘇欣一眼,回了句“蘇廠長,辛苦了”
蘇欣眼圈一紅,輕輕的點了下頭,眼里盡是幽怨,不過很快就抬起頭對著王學新笑了笑,回道“不辛苦”
雖然只是一個眼神交流,對話也很平常,但王學新卻能理解蘇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