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做到“拖延”,就只有從兩方面下手一是保密,二是降低鷹醬的研發動力。
所以,給鷹醬的晶體管應該量大管夠,而且還要便宜。
不過當然,這些話王學新是不會明說的,說了也沒有多少人明白這些在現代已幾乎是人盡皆知的理論,在這時代還沒多少人能理解。
王學新給蘇欣的命令是“你們可以當作我們有足夠多的晶體管繼續進行”
接著王學新又補充了一句“是所有的電子管都換成晶體管,而不是部份”
蘇欣欲言又止,她想不明白晶體管明明就不夠,怎么能“當作”足夠這東西是要實實在在生產出來的,難道進口
不可能,目前只有華夏能生產
不過最終蘇欣還是沒有多問,因為她相信王學新能解決問題,理由只有一個王學新從沒讓她失望過。
離開前,王學新還把蘇禮國帶走了,他對蘇禮國說“蘇老,最近這段時間,其它東西咱們可以先放一放,圖靈試驗室里的東西咱們一定得學會嘍”
“放心,團長”蘇禮國信心十足的回答“那邊一直沒落下呢,我已經安排了十幾個人在那幫忙,他們會英文能很好的跟圖靈先生交流,其中還有一個成為圖靈先生的得力助手”
王學新聽到這才稍稍放心了些,這么看來研究所一直都沒有放松搜集人才。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方面是由蘇教授的功勞。
蘇教授是利用石油的運輸為人才打開了通道以前吧,人才要從頑軍那輸送到八路軍根據地還需要經過情報人員九死一生的把人偷偷帶來,但現在,這些人才只需要先到石油基地,再以各種理由調到八路軍根據地就可以了。
但這又不能說蘇教授的功勞。
因為這些人才到了根據地后,蘇教授一問投奔八路軍的原因,不是覺得八路軍更有希望打敗鬼子就是在頑軍那沒有發展空間。
這兩樣原本是頑軍的長處,也是一直以來頑軍有更多的資金和人才的主要原因。
但在王學新的一系列運作下,尤其現在還打到了東北取得一系列勝利,甚至把不可一世的關東軍都打得一地雞毛,形勢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轉變了。
這時候,只要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八路軍在華夏更有前途,即便是抱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心思也更應該支持八路軍。
科研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八路軍能生產飛機、半履帶汽車、大炮,甚至還有連鷹醬和毛熊都沒有的晶體管。
而頑軍除了買之外就還是買,科研人員在它手里基本就是浪費,即便有人想要投奔頑軍卻發現毫無用武之地。
于是不用想,只能投奔八路軍。
這就是一種虹吸效應當自身資源、科技、軍事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會自然而然的吸納其它地區的人才。
蘇教授知道后不由感嘆“他們哪里是我找來的,都是王團長打出來的”
fo
fo。fo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