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研發成功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小型化、輕量化。
炮偵雷達最明顯,原本它的體積是比汽車后車廂稍大用汽車拖著還有些吃力的,在公路上得減速行駛的,這么一改就只有半截車廂大了。
受益最大的那就是坦克部隊。
之前就有許多坦克兵說“激光測距儀是好用,咱們這算那算的都算不準,速度還慢,這在戰場上是要命的但激光測距儀只要這么一開,那就是又準又快,總能比敵人快一步”
如果是坦克與坦克的對決,能比敵人快一步那就是生與死的區別了。
比如說上一回,八路軍坦克與鬼子“虎式”在新民大戰。
八路軍的坦克手不能說是新兵,他們在運城打過仗也受過訓練。
但鬼子駕駛“虎式”的坦克兵那可是舉一國之力從萬千坦克兵中挑選出最優秀的乘員再進行系統性的訓練,其素質肯定不是八路軍坦克兵能比得上的。
但敵我開火幾乎同步,最后八路軍又大勝,這都有激光測距儀的功勞。
然而,它的缺點也同樣明顯。
坦克兵們抱怨“可這玩意,很多時候都沒法用,老大的一個箱子捆在后頭,坦克在路上顛幾下就有可能故障,或者幾發子彈打過來幾個彈片命中就不管用了”
所以,很多時候坦克兵甚至都不帶激光測距儀。
坦克團團長孫澤明是這樣向王學新報告的“激光測距儀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許多乘員不希望自己對它產生心理上的依賴從而影響到自己對敵時的心態”
這說法也沒錯。
如果激光測距儀能靠得住的話,那依賴就依賴沒什么大問題。
但如果激光測距儀只能用一兩次然后突然間就故障了,這時又要靠炮手自己算距離,炮手自然而然的就會有種失落感,會患得患失甚至手忙腳亂,一緊張其表現可能會比原來更差。
于是,王學新就同意孫澤明這個請求想帶的就帶,不想帶的可以不帶。
但有了集成電路后這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冰箱大小的一個箱子馬上就整成了一個手提箱大小的玩意,而且還有進一步減少體積的空間。
這體積這重量裝在坦克內部就完全不是問題,于是安全性可靠性就得到了保障,將來坦克兵就再也沒有不帶的理由了。
然而,不久王學新就發現即便如此,激光測距儀還是不完善。
這是王學新無意間發現的,有天他走出指揮部在外面的操場上散心的時候,看到幾個警衛員正背著一個“黑箱子”在操場上跑來跑去。
一問才知道那是研究所剛研發的激光測距儀,他們先發了兩部給警衛員幫忙測試,警衛員圖新鮮也就沒拒絕。
王學新拿過那激光測距儀一看,對著那后頭密密麻麻的小燈泡發呆。
“這是做什么的”王學新問。
“報告團長”警衛員回答“這是讀數的,第一行是百位,第二行、第三行分別是十位和個位”
王學新看著每一行燈泡下都有標號就明白了這時代讀取數據沒有顯示屏,更沒有什么操作系統,讀數據就是看燈泡,比如第一行9的那個位置亮了,就是900,之后以此類推。
王學新遲疑了下,就拿著激光測距儀往研究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