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新不是不知道張子輝腿傷的情況,而是他認為作為一名夜戰突襲部隊的指揮員,它更需要的是腦袋是思考而不是自身的戰斗素質。
腿傷沒好又怎么樣
突襲部隊是搭乘坦克和半履帶汽車作戰的,戰士需要用腿的情況都不多,何況是指揮員。
而張子輝這家伙在會上能提出那一系列問題,這一能看出他胸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二說明他有大局觀,這樣的人當指揮員錯不到哪里去。
事實也正如王學新想的那樣,王學新對張子輝組建的這支夜戰營很少過問,大多都是張子輝一手操辦的能提出問題的人自然就會思考怎么解決問題,如果什么問題都沒有,那問題就大了
張子輝很清楚將來這支部隊是做什么的,所以他的目標很明確,選兵時主要是看協同能力而不是單兵作戰素質。
這就與其它人不一樣了,選兵看“單兵作戰素質”是八路軍的老傳統,之前不論是什么部隊就連李云龍的獨立團如果有機會挑兵的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舉行一次大比武,比的不是五公里越野就是槍法,要么就中投擲手榴彈。
至于是不是服從命令是不是會協同,他們認為這些在之后都是能練出來的。
張子輝卻是一反常態沒有按這套路走。
其實他也是按這套路走他依舊像往常一樣搞了一次大比武,甚至都沒有告訴那些來參加比武的兵選拔標準。
但張子輝及考官卻會在暗中觀察他們挑的不是在比武中獲勝的冠軍,而是有協同意識及視力特別好的戰士。
張子輝是這么跟王學新解釋的“團長,咱們是在夜里作戰,烏漆麻黑的一片基本啥也看不見,我要那些能跑能跳槍打得準的干嘛在夜里他們能打得準嗎我要的就是協同,他們閉著眼睛都能感受到戰友在他們旁邊,也能為戰友掩護”
王學新覺得張子輝說的有道理,夜間作戰的危險程度要比白天高好幾個層級,尤其戰士們如果還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還戴著防毒面具的話,與戰友的協同就尤為重要了。
后來王學新才知道自己太淺薄了。
或者也可以說張子輝表達不太準確,他真正要的不是“協同”這么簡單,而是戰士們的第六感。
這種第六感很難說得清,但如果戰士們在夜戰中一遍一遍的練習戰術,就算在黑夜里看不見身邊的人,也可以從身旁輕微的腳步聲以及動作、速度、走位判斷出那是自己人而不是敵人。
這是屬于敵我識別的范疇,張子輝的目標就是練就這種敵我識別的第六感。
裝備上毫無疑問,張子輝選擇的是連發步槍,而且全部是連發步槍,包括指揮員在內。
對此王學新就有些奇怪,他問“你不需要配一些花旗步槍或機槍遠距射擊怎么辦”
所謂的“花旗步槍”就是鷹醬的春田式步槍。
華夏軍隊把鷹醬稱為“花旗”,八路軍就習慣把鷹醬的步槍稱作花旗步槍,王學新這算是"入鄉隨俗"。
按常理,一支部隊里應該要有幾個狙擊手以備不時之需,即便是夜戰也是如此。
比如打鬼子的探照燈,又比如壓制鬼子機槍在壓制鬼子機槍方面狙擊手比連發步槍管用。
原因是機槍的射程遠,連發步槍往往夠不到目標,同時機槍槍口冒出的火花是持續性的,這會成為狙擊手很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