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信一馬上朝參謀大喊:“組織防御,敵人就要來了!”
“是!”還愣著的參謀應了聲,馬上沖出辦公室調動部隊。
但這時候調動部隊已經太遲了,即便高木信一和參謀和反應速度很快,即便市政府旁的學校里有一個大隊的鬼子駐守,但此時是凌晨一點多,鬼子在八路軍停止進攻后就抓緊時間睡上一覺,他們在指揮官的呼喝聲中睡眼惺忪的爬起來并列隊趕往市政府時,八路軍的車隊和坦克已經趕到市政府并對其展開猛烈的進攻。
也難怪八路軍速度會如此之快,他們清理障礙時步兵都沒有下車。
不僅步兵沒下車甚至連車都沒停……步兵在行進的半履帶汽車上掄起鐵鉤將其甩了出去,接著半履帶汽車一拐彎就反方向將鐵絲網和鐵三角拖走,行動一氣呵成完成一次清障連一分鐘都不需要。
之后下一批半履帶汽車又如法泡制,其間坦克則分為兩列緩緩前進,一邊前進一邊用火炮和機槍消滅一切出現在夜視儀上的目標。
前后不過二十幾分鐘車隊就順利穿插到市政府,此時鬼子從學校趕往市政府的援軍還在路上……鬼子是在開打后一會兒才意識到八路軍的目標是其指揮部,這是援軍來不及趕到市政府的主要原因。
車隊沒有停下,而是沿著街道繞著市政府轉圈,不斷的將子彈、炮彈傾瀉至市政府內。
事實證明張子輝這么做的是對的。
車隊包括坦克在內沒有直接沖進市政府與鬼子作戰而是繞著街道機動作戰,這就保證部隊與鬼子拉開距離。
拉開距離的戰斗顯然是擁有夜視儀的八路軍更占優勢:黑夜中八路軍有夜視儀能看到鬼子,而鬼子卻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頂多就是看到一個個坦克和半履帶汽車的黑影從公路上呼嘯而過,卻什么人也看不到。
即便鬼子打出照明彈效果也不好。
原因是照明彈從市政府往外打高高掛在空中時,八路軍的位置恰好就處于建筑的陰影中。
這也是城市巷戰不太適合使用照明彈的原因,除非打照明彈的地方已是一片廢墟或者目的是為了確認某幢建筑對其實施炮擊。
步兵或車輛在建筑街道間展開巷戰時打照明彈,那效果就跟放了幾個煙花差不多。
不過車隊其實也有自己的難處。
坦克還好,它可以將整個炮塔橫過來瞄準中央的市政府一邊開火一邊前進。
車隊這時就遇到困難了……半履帶汽車的夜視儀是裝在車廂前部的一根支柱上,與它裝在一起的還有機槍,它的射角大概是車行進方向的左右四十七度。
這原本沒什么問題,半履帶汽車大多是正面朝向敵人,左右四十七度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的射擊需求,實在不行也可以通過調整車頭方向保證火力。
但這場戰斗就出現問題了:半履帶汽車沿逆時針方向繞著市政府旋轉,也就是目標幾乎是一直處在半履帶汽車左手邊垂直的位置,這在半履帶汽車的射擊角度之外。
如果要求半履帶汽車始終保持行進狀態,那么機槍和夜視儀就始終無法朝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