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輝也沒想到這個問題……主要是準備時間太短了,只有二十幾分鐘,根本沒時間考慮到這些細節。
直到戰斗打響后戰士們在實戰中發現這個問題接著上報連長,連長再通過電臺向張子輝一報告,當場就把張子輝嚇出一身冷汗:他娘的,這要是連槍都沒法開,還打個屁!
如果只是機槍不能射擊就還好,畢竟戰士們手里有連發步槍,它們能在側面甚至后方補上所有需要的火力。
但重點是夜視儀,夜視儀也無法朝向目標這就意味著發現不了敵人的具體位置。
這時做出改動已經太遲了,張子輝靈機一動,就下令將機槍射手轉到駕駛室旁的踏板上站著射擊,在這個位置機槍朝向就能對準側向目標。
但新的問題很快就出現,連長報告道:“射手很難固定自己,他們會被甩下汽車!”
張子輝氣得破口大罵:“你們不會把自己綁在汽車上?”
于是,機槍射手就是被綁在車門并站在車外的踏板上朝敵人射擊的。
這個位置無疑很危險,對于側面及后方的敵人,機槍射手幾乎毫無掩護。
因此,這一仗機槍射手的傷亡最大,而且即便犧牲了其遺體也始終綁在車門上死狀極為慘烈。
不過他們的犧牲卻是值得的,因為它們保證了半履帶汽車對敵打擊的方向……全車只有機槍裝備夜視儀,連發步槍是跟著機槍火力打。
這使身在市政府內的高木信一感受到空前的壓力,那子彈炮彈就像是在樓房內刮起一陣颶風,到處都是子彈到處都是帝國士兵的慘叫聲。
這其中尤其是炮彈,有些居然能精準到從窗戶打進建筑之后在建筑內部爆炸,其殺傷力得到了建筑的加成,內部人員不是被炸死就是被震傷震聾。
沒打幾分鐘高木信一就看到西北角一個角落被炸塌了。
這讓躲在墻后避彈的高木信一膽戰心驚的,心想:這要是有一發炮彈打到自己所處的房間,或者這片區域被炸塌,自己是不是就會被埋在這里連骨頭都找不到了?
戰后證明高木信一的想法是想多了,獨立營只有十輛t44坦克,其上的100口徑坦克炮雖然威力不俗,但還沒到能短時間將市政府炸塌的地步,直到最后高木信一的辦公室也是完好的。
但鬼子軍隊往往是這樣,那些一直要求部下英勇作戰為帝國盡忠的指揮官,他們中有許多人沒有勇氣直面死亡……這或許是因為他們知道帝國的洗腦方式因此能將其看明白,于是就有“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
高木信一就是其中之一。
高木信一沒能堅持住,而是要求參謀組織警衛隊發起突圍。
最終這個錯誤的決定要了他的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