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常規指揮原則來說,高木信一的想法是沒錯的:此時是黑夜,與其呆在原地被八路軍機槍掃射再加連續炮轟,當然是突圍更安全。
關鍵是高木信一沒想到八路軍使用的是夜視儀,而且還是主動式夜視儀,他們要是躲在建筑內老實的趴好,就沒人能發現他們的位置。
但一旦他們跑出建筑,馬上就會成為八路軍的目標。
尤其在夜視儀的光圈中,八路軍戰士還能看見一隊警衛小心翼翼的掩護著中央一小撮人,后頭還跟著背著電臺的通訊兵。
這一看就知道是鬼子的指揮官在突圍。
沒有多想,張子輝第一時間就下令圍殲這批鬼子。
“火力封鎖退路!”
“第一坦克排上!”
“其它部份集中火力,一定要把這股鬼子打掉!”
……
戰士們馬上對張子輝的命令做出反應,兩側機槍用火力封鎖出市政府的出口使鬼子部隊無法返回。
同時一個坦克排三輛坦克在幾輛半履帶汽車的掩護下用最快的速度向鬼子發起正面進攻……這是欺負鬼子沒有反坦克裝備,旦凡它們有幾具火箭筒坦克都不敢這么干。
鬼子唯一能對付坦克的,就是抱著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沖。
然而……
如果他們掩護的人是指揮官而且坦克已在他們反應過來前沖到了面前,就連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都起不了作用……用這些東西炸,是不是意味著指揮官也會被誤傷?
何況半履帶汽車上的戰士還會為坦克提供火力掩護使鬼子無法靠近。
高木信一原本是躲在一個彈坑里,但不久他就發現自己躲不過了,因為一輛坦克就像能看到他的位置似的朝他的位置沖來其實就是能看到他的位置,而且還相當明顯……一圈的警衛員保護著位于中央的幾個人,傻子也知道那是重要人物。
高木信一剛從彈坑里跳起來剛想跑,卻被一梭子彈擊中腿部倒在地上,他無助的舉起王八盒子朝沖過來的坦克射擊。
“砰!”
“砰!”
……
但坦克一點都沒有受子彈影響,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高木信一忍著腿部的疼痛手腳并用的想要逃出危險區域,但已經太遲了,坦克在一陣“嘎啦嘎啦”的響聲中將高木信一碾壓在履帶下,夜空中只隱隱殘留著高木信一最后一聲絕望的慘叫。
幾乎與此同時,八路軍對城西發起了最后的沖擊。
打城西是李云龍的決定。
許多人就像高木信一想的那樣應該先打城東。
原因很簡單,解放城東之后就可以發動百姓的力量包圍并攻破城東。
但李云龍卻力排眾議堅持先打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