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方面都做得很成功,將原本只有1000米射程的航炮直接提升到了2000米。
減重方面,不只是炮身重量減了3公斤,彈鏈和炮彈也因為重新設計過只有原重量的一半。
戰機上的每一分重量都是很寶貴的資源。
這使它可以用于高速戰機甚至在將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高速戰機的標配。
毛熊還以為王學新買這航炮是用來升級“拉5”,再加上這也算不上什么高科技,所以想也沒想就同意了。
如果毛熊知道自己這款賣給八路軍的機炮是被裝在“殲2”上而且成為這時最強的戰機,怕是也要猶豫一番。
和志民在心里一計算,這款航炮完全符合“殲2”的要求:
2000米射程意味著飛行員有20秒左右的戰斗時間:2000米距離預先瞄準,在1200米距離進入攻擊范圍射擊,到400米左右還有3到4秒時間躲避。
想到這,和志民就點頭說道:“團長,那就沒問題了!我認為這款戰機再試飛幾天,沒有其它重大缺陷的話,就可以進入批量生產了!”
王學新微微搖頭,然后將目光望向蘇欣。
蘇欣被看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尷尬的問:“團,團長……還有什么問題嗎?”
“飛行員!”王學新問:“能找到飛行員嗎?”
“飛行員……”蘇欣疑惑的問:“我們不是有飛行員?”
王學新再次搖了搖頭,然后把目光轉向研究員,問:“同志們應該知道飛行員過載的問題吧?”
研究員紛紛點頭。
然后馬上就有幾個人明白王學新為什么提飛行員了!
過載這東西在螺旋槳戰機也有,但因為螺旋槳發動機功率不大因此就算出現也大多在飛行員身體可承受的范圍內。
但像“殲2”這種亞音速戰機就不一樣了,它的過載能達到正負7個g,沒有經過專門過載訓練的飛行員很容易出現灰視、黑視甚至昏迷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并不是能駕駛螺旋槳戰機的飛行員都能飛“殲2”。
甚至飛行員體檢的門坎都要大幅提高……有受過傷身上有疤的飛行員原則上不能飛這款戰機,他們的傷口在大過載或高空時很可能破裂。
這看起來是小事,但在實際中卻是個大問題。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想找幾個身上沒有疤又符合飛行員條件的差不多就是大海撈針。
王學新把這些問題在會上一說,研究員們瞬間就愣住了……他們之前只想著戰機性能全面提升,卻沒想到戰機性能的提升對飛行員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而最大的問題不是戰機本身,而是駕駛戰機的飛行員。
戰機的問題還可以修修改改,但要是人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