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把作戰計劃一發給王學新,王學新心下就暗贊了一聲。
這個作戰計劃好就好在它打的是松原,這是鬼子主要的物資集散中心但卻不是唯一的。
這樣一來即便八路軍控制了松原鬼子也不會撤退不會將所有兵力集中包圍松原……其戰略目標始終都將會是平安村,平安村的石油刻不容緩。
如果八路軍打的是其它地方將鬼子通往平安村的運輸線徹底斷了,那鬼子就沒有其它選擇只能集中所有兵力先把交通線打通才能進攻平安村。
因此,松原就不會承受鬼子的所有壓力,戰場也不會出現轉換。
更重要的還是,松原這地方背靠松花江,松花江從松原起一路往東南向流繞了新京小半周。
這看似沒有包圍其實已經形成對鬼子的包圍圈:鬼子一旦全面潰敗就必須跨過松花江往北逃,八路軍在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只需要將松花江上的橋梁一一炸毀,或者機械化部隊沿著松花江攻占橋梁,所有松花江以南至新京一帶的鬼子就全被包圍了。
這少說也有十幾萬鬼子,而且鬼子還在不斷往這一帶增兵進攻新京和平安村。
這計劃要是能成功實施,就差不多將鬼子關東軍卸掉一條手臂了。
更更重要的還是,松原往北距大慶只有190幾公里,機械化部隊速度快的話兩三天就能打到。
不過當然,這需要打過松花江實施渡江作戰。
而要渡江作戰同樣也需要在松花江南岸拿下松原做準備并將其作為進攻基地。
因此,王學新第一時間就同意了李云龍的作戰計劃,同時心下暗贊一聲李云龍的眼力不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進攻點同時其機動保護補給線的想法也很有創意:
從平安村出發到松原大概有150公里的距離。
如果是用步兵保護這條漫長的補給線少說也要有幾萬人。
而且投入幾萬人后就會造成另一個問題:這幾萬人又需要補給和彈藥,還需要構筑工事還要有彈藥儲備等等,于是不可避免的又會增加后勤壓力,而且這幾萬兵力還不一定能防得住,指不準哪個地方就出問題防線被鬼子突破造成大傷亡的同時運輸線還被切斷。
但如果是用機動部隊保護就不需要這么多兵力了,就是三個機械化團,全部大概只有一萬兵力。
他們不需要構筑防線,只需要做好進攻準備:哪支鬼子部隊進入這片區域就要遭受八路軍三個機械化團的圍攻……
這時期鬼子關東軍已經是嚴重缺乏燃油沒有坦克甚至連能開動的汽車都不多了,再加上鬼子又缺乏反坦克裝備,他們拿什么抵擋八路軍的坦克和半履帶汽車?一個師團進來只怕沒打兩下就崩潰了吧!
至于八路軍的運輸車隊,集中起來用一個機械化團護航。
鐵路王學新就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