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這玩意更適合在控制區,在戰區修建鐵路過于危險也沒多大意義:費了人力物力和時間修好,鬼子只要幾發炮彈就能讓它癱瘓,而且線路還是固定可預測的,這會成為鬼子設伏的契機。
想到這,王學新就下令道:“調一百輛汽車給李云龍,另外,補給物資優先供給平安村,以保證進攻松原的計劃順利實施!”
“是!”
李云龍那邊一聽到王學新這個命令就“嘿嘿”的笑了起來:“還是小東北懂老子,這一仗他娘的八九不離十了!”
李云龍這個計劃進行得很順利,他用了兩天的時間做準備,然后一個兩個機械化團帶著三個團的步兵從平安村突破鬼子防線后一路北上,另一個機械化團從新京出發做出要與其會師的樣子……這像極了漢斯常用的“鉗形攻擊”,而且目標直指鬼子后方的交通樞紐清陽鎮。
鬼子一看這架式,想當然的以為八路軍是要進攻清陽鎮斷其運輸通道,趕忙調集兩個師團的兵力在清陽鎮兩側擺出防御姿態:
沒有戰車對付敵人坦克就挖反坦克壕,另外再加上鐵絲網、地雷,還有反坦克柵欄。
所謂的反坦克柵欄就是一種三根鐵棍焊在一起能站立在地上的三叉形障礙物,制作簡單卻稻實用,坦克要是硬頂這種柵欄無論從哪個方向都會頂上柵欄與地面形成“頂牛”的狀態,這會讓坦克發動機過耗如果頂在履帶上還會將履帶頂斷。
相比起反坦克壕,這種柵欄障礙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布設使敵人坦克輕易不敢前進。
可以想像,如果八路軍真進攻清陽鎮的話很可能會碰到一個硬釘子。
實戰中能阻擋機械化部隊的東西其實有很多而且也很便宜,機械化部隊如果強行進攻這些有準備的地方那多半是要吃虧,即便打贏了也是慘勝。
重點在于機械化部隊有速度優勢,他可以利用速度優勢繞過敵人做好準備的地方:敵人在這地方做準備,我就打那里,除非你每一個地方都做了準備。
漢斯打“閃電戰”就是這么打的。
此時的李云龍是深得“閃電戰”精髓,它的兩個機械化團在清陽鎮前虛晃一槍,接著就連夜奔襲sy市。
往北時就一路奔到許多鬼子運輸車隊。
確切的說不是“車隊”,而是鬼子或偽軍押著的華夏百姓用牛、馬、騾、獨輪車運輸補給……此時的關東軍已經沒有燃油用汽車運補給了。
這些運輸車隊根本就不需要八路軍打,八路軍半履帶汽車往前一開,“砰砰”放兩槍大喊一聲:“繳槍不殺!”
然后鬼子就被打死所有補給就落入八路軍手中了,甚至這一路還帶起了三千多人的民兵部隊:人是百姓自愿加入的,槍和子彈是從鬼子補給中繳獲的。
這一度讓李云龍十分為難。
因為機械化部隊就是要速度快,但民兵和補給的速度卻跟不上。
如果把他們留在這等后頭跟上來的步兵團吧,又很容易被鬼子圍殲……這些民兵大多連槍都不會打,跟鬼子打那就是一觸即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