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6的訓練由彼得羅耶夫斯基負責……毛熊的名字就是這特點,要么維奇要么耶夫然后再來個斯基,王學新一不小心就會把他們弄混了。
王學新干脆將他們的名字簡化,叫他們:彼得,安德羅,萊蒙……
這么叫多方便,何必那么麻煩?
后來王學新才知道,要都這么叫的話,毛熊這十幾人的顧問團里就有兩個彼得三個安德羅。
不過這事就讓老翻頭疼吧,反正他清楚指的是誰就成。
王學新給出T26的訓練方案:
50輛T26編成五個連,三個步兵連一個偵察連再加一個工兵連,剛好每連分配一個坦克連訓練。
這其中第十三連和偵察連比較特殊。
第十三連只參與訓練然后將戰術傳遞到其它部隊。
這是出于步坦協同的需要。
T26這種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的輕型坦克,王學新認為它更多的應該是掩護步兵攻城掠地而不是獵殺敵人坦克。
比如T26對陣鬼子的97式……這肯定得吃虧,人家500米外就能擊穿T26,T26還要三百米處才能命中97式,尤其速度還比97式慢一些。
(注:97式時速38公里)
要是對陣鬼子的95式吧,裝甲和火力都夠,但95式時速48公里,只要95式不想打,T26是怎么著也趕不上。
因此,T26能干的事就是掩護步兵進攻鬼子的防線、碉堡、炮樓以及城池等等,就像日不落所謂的“步兵坦克”一樣。
這也是為什么王學新當初要坦克時要求要有T34的原因。
如果沒有T34,這50輛T26可能還真起不了什么作用。
王學新把第十三連當普通步兵練。
這是考慮到普通步兵也需要步坦協同,他們要知道跟在坦克后要做些什么……這個角色與跟隨步兵不同。
跟隨步兵是充當坦克的耳目與坦克形成互補。
普通步兵則更多的是借助坦克的掩護逼近敵人接著發起沖鋒。
于是,他們應該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識,比如什么時候該跟在坦克后方,什么時候該為坦克提供必要的掩護,什么時候該越過坦克發起沖鋒等等。
尤其要注意的一點,他們要觀察坦克的目標,不能胡亂沖鋒擋住坦克機槍的射角,必要時還要為坦克指引目標。
這是整個獨立團都要掌握知識,否則五營很難與其它部隊協同作戰。
偵察連當然也要學習步坦協同……他們可是現代意義的特種部隊,如果不會步坦協同哪還能算是“特種部隊”。
必要時,他們還要擔負起為主力部隊偵察的作用。
工兵連當然也要學習步坦協同。
因為有時他們需要架橋修路甚至掃雷清障……這要是沒有坦克的掩護基本就跟找死差不多。
彼得羅耶夫斯基看著王學新遞給他的訓練計劃書,就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彼得羅耶夫斯基是個老兵,他看得出來這些訓練是有必要的。
事實上,這訓練比毛熊嚴密多了,此時國內的坦克部隊幾乎就只有一句話:別廢話,開上去朝敵人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