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打斷了兩人的爭論,起身說道:“五營長,即便這是鬼子的權宜之計,現實的問題就是我軍將會因為這個‘諒解案’而陷入被動。比如眼前我軍就無法夾擊黃河北岸的鬼子,而鬼子有可能從前線調回部隊大舉進攻運城,如果鬼子有足夠的兵力拿下運城再進軍到黃河,中條山反過來就會被鬼子包圍……”
干部們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形勢的確很可能會往這方向發展。
原本黃河北岸的鬼子是個被半包圍的孤軍,原本鬼子在華北甚至整個華夏的兵力都不足,于是鬼子很難對中條山構成威脅。
但是現在……
因為“諒解案”的簽署,頑軍不再是鬼子的威脅。
于是孤軍就不是孤軍,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得到完美的解決,鬼子就有能力反包圍中條山。
“另外……”這時趙剛又補充了一句:“根據最新得到的情報,鬼子在東北的演習已經結束了,他們最終也沒敢進攻毛熊,他們似乎放棄了這個計劃!”
會議室中再次一片嘩然。
鬼子如果放棄進攻毛熊,那就意味著他們將有更多的兵力和裝備,在這情況下,包圍立足未穩的中條山還不是手到擒來?
王學新沉默了,他無法反駁孫銘和趙剛兩人對未來形勢的推測。
因為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的確如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此時的八路軍都危機重重,很可能會被鬼子集中兵力絞殺在萌芽之中。
王學新之所以沒太把這事放在心上,一方面是因為這事歷史上并沒有發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知道鬼子雖說不打毛熊但一轉身就去打了鷹醬……于是所有對八路軍形成的優勢就全都不存在了。
頑軍方面,那“諒解案”甚至都是在鷹醬的渥旋下達成的,要是鬼子連鷹醬這中間人或者也可以說是保證人都打了,“諒解案”還有什么意義?
更何況,鬼子一打鷹醬,頑軍也就確定了這場戰爭最終輸的會是鬼子,于是那腿不酸腰也不疼了,昂首挺胸十分硬氣的馬上就對鬼子宣戰了,哪還有“諒解案”什么事!
至于鬼子的兵力方面……
開玩笑,鬼子打的可是鷹醬,不只打鷹醬還加速占領東南亞各國搶奪石油,那兵力是成批成批的派出海外到處打,怎么可能還會有充足的兵力對付八路軍。
不過王學新知道這些,他卻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想了想,王學新就說道:“政委,我就感到有些奇怪,這要是……鬼子在東北的演習已經結束了,他們的兵力應該很充足才對,他們已經有足夠的兵力對付我軍,為啥還要在這時與頑軍達成‘諒解案’并希望從前線調回兵力?”
趙剛聞言不由一愣,然后點了點頭。
這其實是矛盾的,鬼子是因為兵力不足才與頑軍達成“諒解案”。
但鬼子要是放棄進攻毛熊兵力就應該很充足。
想了想,趙剛就說道:“你的意思是……鬼子其實還在考慮進攻毛熊?”
王學新心里雖然知道事實并非如此,但還是點了點頭,說:“有這可能!鬼子可能是虛晃一槍讓毛熊放松警惕,但還沒有放棄,不打算將東北的兵力調回來,這才需要與頑軍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