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王”斯金奈進了辦公室看到王學新,就上前熱情的打著招呼“很高興與你合作,這段時間我們學會了許多。不過現在”
說著斯金奈攤了攤手,不無惋惜的說“該是分別的時候了。”
“你們已經完成火箭筒的項目了”王學新問。
“可以這么說吧”斯金奈回答“我們在充分學習了你的火箭筒的設計后,修正了我軍火箭筒的一系列缺點,我相信它已經可以投入戰場了。”
頓了下,斯金奈又說道“不過我覺得,我軍還是有必要裝備你設計的火箭筒。因為我們的火箭筒始終有個問題無法解決,那就是過于笨重。所以你那個超口徑火箭筒簡直就是個天才設計。在這方面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超越”
所謂的“超口徑”,指的就是毛熊火箭筒彈藥超過身管的設計。
斯金奈說的沒錯,這種設計的優點就是體積小重量輕,攜帶十分方便。
對于單兵武器而言這一點十分重要,這也是毛熊火箭筒能在第三世界國家及游擊隊大量裝備的原因之一。
反之,鷹醬的火箭筒確切的說是巴祖卡火箭炮,它走的是常規思路,就是炮彈是裝在炮膛內的。
這不可避免的會存在體積大重量重不便攜帶的缺點,這個缺點在沖鋒、行軍和后勤運輸方面都會出現問題,比如一輛汽車可以運五十具巴祖卡,至少就可以運一百具火箭筒,空投也同樣如此。
不過,這個缺點對于鷹醬而言就不是什么大問題鷹醬最不缺的就是后勤補給。
頂多就是空投的時需要計劃一下。
空投當然要盡可能多的將裝備運送到空降部隊手中,所以用巴祖卡就不太劃算,這時可以考慮使用火箭筒代替。
王學新對這些并不關心,他只想找個借口把斯金奈留下來。
想了想,王學新就說道“我關心的不是這個,斯金奈,我們的火箭筒穿深只有60,這在華夏戰場或許夠用,但是在其它戰場”
斯金奈點了點頭。
王學新說的的確是鷹醬需要面對的問題,鷹醬在國際戰場上要面對的不只有鬼子,還有漢斯。
而漢斯此時的四號坦克已經把裝甲增加到50。
60的穿透很難正面擊穿50的傾斜裝甲,這樣一來火箭筒就無法對敵人坦克構成威脅,而火箭筒又很難從側后攻擊敵人坦克
火箭筒與反坦克炮不同。
反坦克炮射程遠,可以隱藏在敵人進攻線的側翼從側面攻擊目標。
而火箭筒的射程只有可憐的幾十米,百米左右就因為過大的風偏率不易命中,這要是還能從側后攻擊目標那基本只有在敵人跟隨步兵死絕的情況下才能辦到了。
不過斯金奈對此卻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