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我急著回國的原因之一,王”斯金奈回答“我認為這種火箭筒的穿深應該遠不只60,之所以只有60是因為觸發時間沒在焦點上,而要精確的把觸發時間和距離定在焦點上,就應該回國利用精密儀器才能做到而你們這”
王學新承認斯金奈說的是對的,以八路軍的條件很難生產出對焦觸發的火箭彈。
他原本還想用這理由把斯金奈留下來,沒想到這卻是斯金奈回國的理由。
斯金奈還以為王學新是在擔心他研發出新的彈頭后不把技術給王學新,就補充了一句“放心,王有一天我們找到方法了,會把技術分享給你們的,我們有共同的敵人,不是嗎”
王學新只能點了點頭,說“好吧,合作愉快希望我們下次還有合作的機會”
“當然”斯金奈說。
斯金奈剛要轉身,王學新就說道“斯金奈,在對焦這個問題在,我想我們應該改變思路。”
“什么思路”斯金奈疑惑的回過頭。
這段時間他已經把各種方法都想過了,但是想破了腦袋各種試驗各種嘗試都行不通要知道火箭筒的錐形裝藥爆炸時焦點就只有一個點位,在飛行時間如此之快的情況下想要準確把握其焦點恰好對準裝甲表面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時的他不相信王學新能有思路。
或者就算有思路,那也應該是他嘗試過的思路。
“是這樣”王學新知道斯金奈這段時間在做什么,他說“我認為我們一直在嘗試改變距離以及盡可能保證火藥柱的穩定性使其對焦,這偶發因素太大了。”
火藥柱足夠穩定,就能盡可能保證火箭筒射出的速度,只有得到一個穩定的速度,然后才能計算出要在什么時間觸發火箭彈更合適,另外還要考慮引信的延遲時間以及精細程度等等。
這所有的東西只要有一點出入都會造成火箭彈因為不對焦而穿深不足。
但即便如此,火箭筒還是會碰到逆風、順風的問題這些都會改變火箭彈的速度。
因此,嚴格來說,這速度其實是不可控或者說是“不可預估”的。
“我知道這個”斯金奈問“你有解決方法”
王學新說“如果我們不是用普通引信,而是使用壓力引信我的意思是說,當火箭彈撞擊目標堅硬的裝甲時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壓力,如果有某種引信,能在達到某個壓力的瞬間將火箭彈引爆,我想,對焦就是我們能控制的了”
這話孫爾威是聽得稀里糊涂的,但斯金奈卻瞪大了一雙眼睛,然后就激動得語無倫次“我的天,你真是個天才,王我為什么想不到這一點,如果我們用一個壓力值引爆,就可以完全忽略那些不可控或是很難控制的因素,所有的取而代之的,我們只需要測試出對焦壓力值就可以了上帝,你是對的,王你是對的”
斯金奈說的是沒錯,如果以壓力值引爆,就與火箭飛行的速度無關了。
因為不管是以什么速度飛行,最后撞擊到目標裝甲時都是在達到同一壓力時引爆,而這個壓力值就是焦點位置,于是就達到最大穿深。
王學新其實一直都知道這個,之前不說,只是為了不讓斯金奈回國而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