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軍在“投誠”這方面應該說是看得挺淡的。
主要原因是晉綏軍的軍閥思維十分嚴重軍閥混戰年代,當兵的就是混一口飯吃,簡單的說就是為了軍餉。
所以今天為這個軍閥打仗明天為那個軍閥打仗是常有的事,甚至有時打仗還打起了價格仗也就是高聲一呼,來我這當兵每人多加幾塊大洋,然后“哄”的一聲就全擠到這邊了,那邊又加就又擠過去。
在這種作風下,當兵打仗基本沒有“忠誠”的說法,簡單的說就是烏合之眾。
晉綏軍會比這些烏合之眾要好些,因為他自成體系有自己的軍工并且大多是山西兵。
有自己的軍工就意味著更有前途、更有戰斗力,當兵的除了想多些軍餉外,更重要的是能保住性命,有前途、有戰斗力的部隊保住性命的概率更大。
山西兵就意味著家人都在山西,想走也走不掉,因此只能死心塌地的跟著閻老西干。
但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
鬼子入侵山西,閻老西現在連運城都丟了,當然就談不上什么前途也談不上什么戰斗力。
父老鄉親不是在鬼子手里就是在逃到頑軍地域,于是對山西兵也沒有掣肘。
因此晉綏軍就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
在這情況下,飛行員談起是否脫離晉綏軍投誠八路軍,那都是十分自然也很正常。
再怎么說,這也比投降鬼子當漢奸好吧那可是要給父老鄉親戳脊梁骨的。
聶海舒一聽武國智這話,就不樂意了。
“排長”聶海舒說“你要是不投誠,咱們也不投誠”
飛行員們也接二連三的說道
“對,排長上哪咱們也上哪”
“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武國智則悶聲悶氣的說“你們知不知道,我們現在就站在八路軍的地頭上你們知不知道,如果想走意味著什么”
飛行員不由沉默了。
聶海舒起身小心的移動到窗旁,偷偷朝窗外張望了下,就回身說道“沒有發現暗哨,是不是我們想多了”
接著聶海舒又問了聲“排長,你怎么知道八路軍會有100架霍克81”
“小東北告訴我的”武國智回答。
眾人聽著就沒聲音了,他們知道小東北在獨立團的地位舉足輕重,他說的話應該不會有假。
“弟兄們的恩情先謝了”武國智說“但是,我武國智是無奈之舉,若是沒有家人牽掛,我也愿意投了八路軍。畢竟都是打鬼子,咱們這些人就指望能開著飛機跟鬼子決一生死,跟哪支隊伍不是一樣的打誰有飛機咱就跟誰更何況八路軍是專心打鬼子的部隊,沒那么多小心思。但是”
說著武國智就搖了搖頭“兄弟我是沒那個命,弟兄們就不要跟著我一錯再錯了我說這么多,就是希望弟兄們能有個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