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享受一切,就需要反饋一切。
因為王聰明,優秀,果斷。
所以大家共同推舉王。
期待王用自己的優點來帶領大家。
這是最早的利益交換。
……
群內的大家,包括紂王在內,大家一陣精神恍惚。
他們有點理解紂王的根本倒霉原因了?
………
“國人逐君的根本原理其實就是國人收回了自己交給王的權利。”
“夏商兩個朝代距離原始部落時代并不遠,他們聰明,沒有上頭的君王和諸侯,都知道自己的權利是怎么來的。”
“既然知道,他們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做。”
……
紂王苦笑,他已經理解蘇曦的原理了。
酒池肉林中的戰斗機—
“是利益。”
“是根本利益。”
“無論我說的再怎么好聽,再怎么努力,我都沒有把根本利益下放到百姓和貴族手里。”
“因為我沒有把王的責任履行到實處,沒有把利益給到位,相反,我還不停的觸動他們的利益。”
“故而,他們開始了反抗,收回了交給我行使的權利。”
“明白了,我一切都明白了。”
紂王捂著臉,哈哈大笑。
他笑的蒼涼。
………
蘇曦無奈。
就是這么一個原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百姓可以把權利交給君王去執行,自然也能收回。
………
“在一些小說中,把三皇五帝稱之為人皇,把紂王稱為最后一代人皇。”
“其實人皇之位雖然尊貴,但是并不好做。”
“人皇二字的意思是,你是人族之皇,你最應該做的,是把一切有關人族的利益都爭搶回來。”
“你應該做的,是帶領人族崛起。”
“紂王大佬做了很多,但是利益并沒有交到他麾下的百姓,貴族,官員手中。”
“對于奴隸來說,脫離奴籍的機會總會有,但是一個只會畫大餅,不會把利益落到實際的君王,不配稱之為皇。”
……
蘇曦閉嘴了。
群內的大家徹底理解蘇曦的意思。
紂王不冤枉了。
紂王的計劃恢宏而又巨大,可是那需要足夠的時間去呈現。
可底下人在付出之后,需要立刻見到利益。
這個時候,你沒有付出利益。
紂王解放奴隸的時候,那些支持他的人第一時間配合。
因為大家相信,紂王肯定會帶來更大的利益,比奴隸更大。
西伯侯等人第一次進到中央為官時,王族和西伯侯等人并沒有立刻叛亂,因為他們相信王,認為王有更加優秀的辦法。
但是沒有,紂王并沒有在他們的等待期間內帶來利益。
相反,紂王還在自顧自的折騰。
雖然折騰的很正確,這些聰明人也能看到。
可那又如何?
紂王折騰完,第一批享受的很可能不是他們。
他們等不及了。
那時的人很單純但也很現實。
大家可以因為一頓飽飯跟著你干跟著你打,大家也可以因為你的酬勞不到位而離開你。
那時候的血緣很高貴,值得大家付出。
但是一昧的付出不是王道。
紂王一直不到位的利益,讓大家緩緩覺得,他不配做王了。
既然他不配,那就推舉一位配的人好了。
蠻荒時代,天災不斷,大家不愿意等,大家想要活著,想要活的更好。
那么,就需要一位足夠聰明堅強的王來帶領。
………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