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真的能影響人。
單手開戰車—
“從我最初搞教育開始,就開始注重環境的影響。”
“父母品德高尚,孩子一般都不錯。”
“老師以身作則,弟子才能優秀。”
“人最初都是模仿者,所以我提出了性本善。”
孔夫子想想春秋的環境,感嘆道。
………
蘇曦想想春秋戰國時的環境,尤其是貴族士子環境,覺得那是真的棒。
那個時代的人,真的挺不錯。
“說實話,春秋戰國時代的士子,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生存下去,并且活的非常不錯。”
“但是后世的士子放在春秋戰國時代,絕對活不下去,會死的很慘。”
蘇曦覺得那個時代的士子,真的完美。
………
紈绔子弟—
“不至于吧。”
霍去病不信。
……
真-白手起家—
“同樣,我覺得不至于。”
“后世很多士子還是不錯的。”
……
我不會改歷史—
“我覺得我大唐的士子就不錯。”
人都是要臉的,李世民也要爭一口氣。
………
蘇曦搖搖頭。
“不,春秋戰國時代的士子,和秦漢及其以后的士子,有一個根本上的差距。”
“那是大環境造成的差距,這個差距,會讓很多人心態發生變化,以至于兩個環境下的士子有根本不同。”
蘇曦說著說著,露出感慨的神色。
那真是一個巨大的差距。
……
老天爺的親兒子—
“說出來聽聽。”
光武來了興致,蘇曦既然敢說,那就絕對沒問題。
……
“肉食者鄙和帝王不識貨,貨與識貨人。”
“這兩個有著根本的差距吧。”
“你覺得這兩種士子你們更喜歡哪個。”
“而且你們覺得這兩個士子環境中,那個更好。”
蘇曦淡淡的話語揭露出恐怖的事實。
大家心態有點炸裂。
……
華夏之祖—
“第一個肉食者鄙,這種心態很不錯。”
“被部下罵,被臣子罵并不是什么大事,大事是國家亡了,大事是士子不愿意報效國家。”
“容人之量本就是帝王必修課,而肉食者鄙,最起碼在國家危難之時,士子會一邊罵君王一邊救國。”
始皇率先開口。
………
“漢朝的隱士之風,得由君王去請,才愿意出山,不然就在深山老林待上一輩子。”
“這種風氣,你們拿什么和春秋戰國的士子比。”
“三國開始的唯才是舉,持才傲物,更是讓君王出現了三顧茅廬,這可不是好現象。”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可是有不少人都做過隱居終南山,刷名聲,然后再被各地官員請出來的事哦。”
“明朝也是如此,多少在野的人物瘋狂罵朝廷,然后又大把斂財。”
“這種人要是到了春秋戰國那種肉食者鄙的時代,是會被打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