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于謙的情況屬于,我不動手,但是跟著我混的大臣們會動手奪權。
朱元璋和姚廣孝,還有群內的其他大佬們,都多精明啊。
他們仔細思索,再翻翻歷史書,很多東西就都看出來了。
歷史上的土木堡,于謙之后,國家直接開啟文臣獨大的模式。
看看后來的兵部直接變成文官掌管,成為文官體系的一支就知道了。
要知道,歷史上,從兵部有了開始,就一直都是武將擔任,即使是有文官擔任,那也絕對是和武將親密的人員。
唐朝的李靖、李勣、侯君集就是例子。
如果武將再優秀一點,在三省都得有一個位子。
嘆氣不已。
確實,這樣一看,張氏確實是害怕,不喜歡于謙爆發的太狠。
這一世,于謙要是在有三楊的情況下,還瘋狂展現出自己的軍事才華,尤其是在成就軍神之姿,那么重現歷史并不是不可能,比如壓制死武將一脈。
………
我精通佛道儒—
“我建議讓張輔壓于謙一下吧。”
“或者派人奶一下武將一脈,順帶給他們提一下軍事素養和文化水平。”
“最好把他他們都拽入群聊,狠狠的虐殺一下。”
姚廣孝一臉的黑線。
這都是什么玩意。
仔細想想,人家于謙做的有錯嗎?
沒錯的。
于謙終究是臣子,還是文臣。
他麾下的追隨者也是如此,他們打贏了,需要為自己的勢力謀取福利,那么壓制一下武將勛貴一脈,坑一下東廠,欺負一下錦衣衛,這些有問題嗎?
而且文臣勾結地方軍隊,這些是不是常態?古往今來都有吧。
還有,中央禁衛軍都是于謙后來從地方軍中選拔組建的,那么他們染指一下沒問題吧?
仔細想想,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把這些都做了,那么文臣也就徹底成為了國家主體勢力,這是所有皇帝不允許的。
朱祁鎮殺了于謙,然后再次上位,和群臣相互妥協。
到明憲宗時,手段就沒有這么柔和了,西廠剛剛建立,做的事那真是就一個,東廠敢做的他們要做,東廠不敢的,他們更要做。
誅殺官員,清理政敵,掃除邊疆。
這些事西廠都替明憲宗做過。
至于說為啥明憲宗沒有抹黑于謙,相反還要把于謙高高的供奉起來。
這就是手段了,抹黑死人,那是傻子才做的,聰明人選擇的,從來都是另外的手段。
抬高于謙,把于謙留下的政治勢力麻痹,隨后雷霆出手,干掉對方。
這才是他做的事。
明憲宗做的挺狠,這是大家都公認的事。
西廠背鍋也不少。
………
總體來說,群內的大家也算清楚為啥要打壓一下于謙了。
于謙的太優秀,真能帶動整個文臣勢力的膨脹。
而皇帝,不喜歡這樣。
……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