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應該知道太祖的義子們,您覺得我們這群人為什么對太祖忠心耿耿,您覺得我們這群人實力如何。”
平安反問道,朱棣愣住,隨口苦笑。
“平安老弟,你就不要說笑,以沐英大哥為首的你們,對我老爹自然是尊敬無比,忠心無比,能力也都非常出色。”
朱棣每每聽到這里,身上的傷痕就隱隱做疼,真恐怖啊,平安真是好幾次差點打死他。
朱高煦臉色也發黑,他也差點被打死。
平安臉上充滿笑意。
“這就是了,當年的北伐戰爭,我們和其他人最大的差距就是軍隊素質的差距。”
“我們軍隊的軍官,普遍都有學識。”
“想必你也知道,太祖和那群老將們,對知識的渴求程度。”
朱棣臉色巨變,以前沒有注意到,現在被平安一說,他瞬間想到。
同時坐在下方的勛貴將領們,也都臉色巨變,他們可都見過自己老爹和爺爺的。
那是一群真正的一直在堅持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達到了最絕巔的地步。
“出生貧寒,未曾享受過高等教育,他們心中的自卑一直在告訴他們,你們就是泥腿子出身,你們要想被人看的起,就要學習。”
“而且百姓人家,本身就對學識特別尊敬。”
“您想一下太祖對宋濂先生的尊敬。”
平安對建立軍校這事無比支持,甚至于以叛將的身份在這里肆無忌憚的訴說。
平安知道自己不該說這么多,但是他還是要說,因為他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朱棣越看平安越滿意,覺得自己沒殺他是對的。
這一世,因為要進行大量的對外作戰,朱棣就沒有殺平安和盛庸。
而兩人也做的很好,平草原,進中亞,戰歐陸,沖鋒在前,撤退在后,一心為國。
用那句話說就是,當朱棣放了他們一條命后,當他們在聊天群內見到朱元璋后,他們的八尺之軀就已經許國。
再次掃視一眼在座的眾人,朱棣摸摸下巴,確定沒人再提意見后,緩緩開口:
“既然如此,那么建立軍校,給勛貴子弟優先入學的資格,畢業后必須參軍,必須給他們灌輸一種信念,保家衛國。”
“記住,一定要告訴他們,參加軍校,入伍之后,你的七尺之軀,就不光是你和你父母的了,更是國家的。”
“進了軍校,一定要有為國家負責,為民族負責的信念。”
“要不然,我們不要。”
“昂貴的知識,最好的教育,不是留給廢物的,更是留給有用之人的。”
朱棣瞪著他們,一字一句的道。
在場之人,都感受到了那種威嚴。
他們更能體會到朱棣的信念。
“我要軍校出來的子弟,每一個都有肩抗國家民族的責任理念。”
“我要他們做到那種為了國家,可舍生忘死,無論職位大小的堅定信仰。”
“軍校,不光要教兵法和軍事素養,更要教導做人。”
“明白嗎?”
平安盛庸和朱能三人帶領眾將低頭領命。
他們知道,朱棣要教育出一批真正為國為家考慮的將軍。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