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曦仔細回想自己關于春秋環境的印象,綜合起來就是一句話,春秋環境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在那個時代,上層記著自己是怎么崛起的,知道自己來自于哪里。
而因為食物短缺,物資不足等造成的嚴格禮法制度,也促進了大家對于規矩的認可。
想到這里,蘇曦突然開口道:
“圣人大佬,春秋時代的嚴苛禮法,應該是因為食物不足,物資短缺造成的吧。”
“倉稟足,而知禮儀,也是根據這點來的吧。”
蘇曦這話一出,大家都愣住。
因為食物不足,物資短缺而造成的禮法,這似乎有點東西啊。
……
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孔子在齊國記《韶》中寫過三月不知肉味。
孟子也寫過百姓七十可食肉,隨后表達過如果百姓能夠頓頓吃肉,那天下就進入了繁華盛世。
倉稟足,知禮儀,也來源于這里。
而且眾所周知,周朝是極度厭惡口腹之欲望,隨后把每個階層所吃的食物種類規劃完整。
這些規矩大家都知道,現在蘇曦一句因為食物不足,物資短缺出現的,大家頓時覺得高大上的禮法制度似乎有點掉價。
……
孔夫子被噎住,隨后苦笑。
單手開戰車—
“雖然你說的很難聽,但是確實如此,食物不足,物資短缺。”
“所謂的太牢,實際上就是牛羊豕亂燉。”
孔夫子說著眼角抽搐。
這是最讓他無奈的地方。
你們以為春秋戰國時代的貴族過的是那種放縱生活?
你們以為這里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時代?
你們以為那些貴族是在夜夜笙歌,天天換著花樣玩?
去他的吧。
這里的禮法之所以制造的特別高大上,制造的特別嚴厲,根本原因就一個,窮。
天子祭祀時才能吃一頓太牢,你們就可以知道有多窮了。
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的做表率。
史書上說紂王酒池肉林,可能是過于的夸張了,但是在商周這些朝代,如果人王一味的享受,比如過度吃肉過度飲酒過度享受,是會引發百姓不滿的。
百姓一輩子吃不到一次肉,不知肉味,不敢吃肉,在這個時代是真會出現的。
肉食者鄙,直接指貴族,就可以知道了。
這就是最現實的東西。
孔夫子身為春秋時代的大思想家,貴族,上層利益者,有數的智者,最是知道這些根本。
……
單手開戰車—
“講究的東西越多,代表國家越窮,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
“禁肉食,統一分配,限制范圍,并不能顯示出高大上,只能說國家窮。”
“吃穿,永遠是最能體現國力的地方。”
孔夫子嘆氣道。
如果一個國家上層夜夜笙歌,但是國家依然平穩運轉,百姓碗里能看到肉,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強盛的。
如果一個國家天天講究著講究那,今天這種肉限購,明天那些衣服限購,那么對于國家來說,就算再怎么節儉,他也是危險的。
………
酒池肉林中的戰斗機—
“嘖,也就是說歷史上的姬昌,他面對國力不足,選擇了分區限制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