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二屯出來,徐世楊用了大約3個時辰走了約20里。
第二天天不亮,部隊再次出發,這一次只用了一天時間就走了近60里。
第三天中午,徐世楊到達日照附近,跟果不其然猬集在一起,即不進又不退的附近州縣塢堡援軍匯合在一起。
一共三天,前前后后走了150里,對封建民兵來說已經算是個奇跡了。
其實,這個成績,就算放在大周的精銳里,也是出類拔萃的。
一整個冬天的嚴格訓練和營養補充,逐漸變得嚴厲起來的軍事紀律,充足的補給(徐世楊從二屯那里拿走了足夠300人吃5天的糧食),以及對自己戰斗力的自信,造就了這次在這個時代堪稱神奇的行軍記錄。
徐世楊對此非常滿意,他覺得,新軍又一次成長了,自己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實際上,就連對如何指揮軍隊沒有絲毫經驗的徐世柳,都隱約覺得自家三哥手下的這支步卒很強。
原因是,這個自視甚高的小孩在半途中幾次累的坐上馬車。
如果仔細計算時間的話,他在馬車上休息的時間,在醫療隊女兵中也只處在中游位置……。
這讓徐世柳大受打擊,這個年紀的小孩正好處在一種格外關注異性目光的時代,跟年紀差不多大的女兵們一起坐在車上休息,讓他如坐針氈,他覺得所有女孩看他的目光都帶著一絲嘲諷和憐憫。
這感覺刺激的他幾次跳下車再走一段,直到差點虛脫,被徐世楊強行他扔回到車上,讓醫療隊女兵直接看住他,好好休息一會為止。
“三哥,對不住。”
到了目的地,徐世柳猶猶豫豫,低著頭來到徐世楊面前,道了一個讓后者非常莫名其妙的歉。
“什么對不住?”徐世楊問:“你對不住我什么了?”
“三哥練兵厲害呢。”徐世柳老老實實承認:“我不及你。”
“不及就好好學,圣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咱們這有上百人同行呢。”徐世楊大方的拍拍徐世柳的肩膀,對此不以為意。
呃,其實他還是沒搞明白徐世柳為啥向他道歉。
‘練兵不如我不是很正常的嗎?’
一個來自現代社會的靈魂,此時還無法理解這個時代讀書人那種鐫刻在骨子里的驕傲,和對戰士發自內心的蔑視。
“三哥,我認為,我們下一步應該匯合這里所有塢堡兵,從北面殺入日照。”
徐世柳受傷的心稍微恢復了一點,立刻執行贊畫職責,給徐世楊出主意。
“嗯,好計策。”徐世楊微笑著回答:“我們休息一個時辰,給士兵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再等等欒廷玉、孫立他們。”
欒廷玉和孫立各帶了10個騎馬步兵,跟徐世楊他們一起出發,先行南下日照。
理論上,3天130里的行軍強度(從二屯出發的人比新軍少走了從十五屯到二屯這段路),還不足以顯現出騎兵與步兵之間戰略行軍速度的差異。
不過,這次徐家軍的前鋒中,新軍已經算是封建時代頂峰等級的步兵,而欒廷玉孫立的人馬,在同時代的騎兵中只能墊底。
因此,徐家軍中唯一的騎兵,已經被徐世楊落在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