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收容所在徐世楊回江北后也能保持現在的狀態,他與文仲、文季商議,一旦徐世楊離開江南,收容所就由文季接手管理。
文家的這位四公子不喜讀書,卻非常喜歡跟江湖人士混在一起,他非常佩服黃河大俠馬義和功夫高強的魯智深。
在拜師學藝的妄想被兄長文仲鎮壓后,他依舊毫不氣餒的繼續跟在馬義身邊,希望即使沒有師徒名分,也能從黃河大俠這里偷學點什么功夫。
不知道為什么,文仲似乎也不愿意把這個弟弟管的太死,因此只要他不真的擺武夫為師,墮文家門風,文仲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文季整日游手好閑也肯定不行,過來在馬義的幫助下掌管收容所,倒也能賺點好名聲。
而且他畢竟是文家人,依靠文相公和文仲兩顆大樹,收容所也不至于在徐世楊走后,重新淪為一些混蛋斂財的垃圾場。
接下來,徐世楊在江南的工作就簡單許多了。
通過整合收容所,徐世楊打算把流民中的工匠全部挑出來,先行送往齊省,這些人能夠幫助恢復齊省的各項產業。
普通的勞動力則可以稍微押后一些。
然后,徐世柳正式入文相公門下學習的拜師宴將在10天后舉辦,徐世楊作為兄長理應出席。
宴會結束之后,他就可以返回江北,開始準備切斷大運河,攔截歲幣船隊北上的工作了。
嗯,在拜師宴開始前的這幾天,他倒是也不會閑著,除了去臨安各處看看,再采購一些物資,以及輪班去收容所管理難民之外,徐世楊還要忙于……
說起來有些不好意思,他還要忙于參加各種各樣的其他宴會。
真的是很多宴會,包括文仲在內,所有在臨安的主戰派官員都要在這段時間內邀請徐家兄弟赴宴,再加上馬義這樣的江湖人士,全部集中在十天之內,一天赴兩場宴席都是正常。
讓徐世楊非常不自在的是,這些宴席大部分都是文人主辦的,席間需要玩些文人應詩和詩的小把戲,他對此毫無疑問是一竅不通,輪到自己的時候只能苦笑著喝酒認罰。
好在徐世楊年輕,身強力壯,江南的好酒比較柔順,他暫時還受得住,否則徐世楊都想靠裝病躲避了。
只有馬義的宴席還算不錯,作為江湖人,席間自然沒有詩詞歌賦出場的余地,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倒也痛快。
而且黃河大俠為了加深與文徐兩家的關系,打算挑選幾個徒弟跟徐世楊一起回江北參加徐家與韃子的戰爭。
這個年頭,愿意主動去江北的漢人可不好找,徐世楊自然對此表示欣慰和支持。
黃河大俠本人已經老了,他沒有去江北參戰的打算,徐世楊對此表示理解,不過他要求對方經常與徐世柳聯系,幫助他完成一些需要在江南處理的工作。
比如組建針對大周的情報和宣傳網。
今后這方面的工作將由徐世柳負責,而馬義作為民間口口相傳中義薄云天的大俠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若是能得到他的全力幫助,徐世楊在江北所取得的戰果,都能在江南成倍變現。
若是將來某一天,徐世楊與大周翻臉……,這個網絡也將為他提供莫大的幫助。
當然,與其他一切工作一樣,這個網絡目前還只是處在布局階段,未來的一切還得期待今后局勢的發展。
連軸轉的宴會進行到第七天,距離徐世柳的拜師宴還有3天時間,距離徐世楊回家還有4天時間,他才終于找到一絲閑情雅致,決定到臨安城的大街上逛一圈,享受一下難得的休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