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財務部門的說明,看著手中紙質財政報告,章明義皺皺眉頭。
如果這份報告沒有錯誤,那么齊省目前的財政狀況可以說好的太過驚人了。
按照華夏傳統士大夫對財政方面的想象,所謂“三年豐儲有一年足”就可以算得上好年景。
如果能達到“九年豐儲有三年足”的水平,那么這九年在史書上就能得到一個治世的評價。
可實際上,即使號稱富甲天下的大周朝廷,財政方面也是年年有虧空的。
而齊省這邊,今年一年財政剩余都夠一年半財政支出了!一年豐儲一年足?
這還是在齊省大量興勞役修水利,且一直與遼東韃子打仗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
嗯,如果考慮到齊省沒有人丁稅,農業稅平均維持在十到十五稅一,農民手中還有大量余糧的情況,那么,齊省現在的財政狀況未免……,
未免好的太夸張了!
‘怎么做到的?’
章明義一直信奉“足兵足食足餉,甲堅兵利”即可得天下強軍的理念,因此一直對糧餉財政方面的問題十分看重。
今年齊省財政的成績這么漂亮,他當然想搞清楚這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他一邊聽財政代表繼續說下去,一邊自己思考查找關鍵點。
那代表說道:“今年人口統計,轄下男女合計33萬戶,155萬口,另有奴隸8萬余口;預計明年人口可能達到200萬,奴隸有多少得看戰爭勝負情況,當然人口是多多益善。”
‘齊省人口少。’這是章明義的第一印象,不過提起奴隸,他翻了翻之前軍隊方面的報告。
‘嗯,大周7、8成的支出是冗兵冗官耗費,而齊省這邊,打仗雖有耗費,卻因為不斷打贏,繳獲的物資同樣很多甚至還有很大利潤。’
‘至于官吏,齊省這邊似乎是官奉加工廠分紅的兩部分,因此官奉顯得不高……,嗯,工廠分紅……,這工廠好賺錢啊!’
真的仔細看一眼,齊省工廠今年上繳收入是3.3億斤,承擔全部官奉、教育以及新工廠資本金還有盈余!
而且這是在工廠已經把給各級文武官員的分紅算進成本之后得出的數字!
章明義自己也有工廠股份,今年也拿了一份工廠分紅,那并不是個小數字,不過他之前以為自己是齊省最高層官僚之一,得到了額外照顧。
現在想來,恐怕工廠還真是嚴格按受益和個人所持有股份分紅的。
‘有機會的話,得去搞清楚,到底是那些工廠賺到這么多利潤。’
“明年我們希望把土地增加到1800萬畝的水平。”那財務代表繼續說道:“財務部門制定的計劃是收入應該提高三成以上,達到12億8千萬或9千萬左右的水準……。”
“至于明年部隊能得到多少繳獲,以及江南來多少援助,這個不是我們財務能管的了的,有就用,沒有也沒什么。”
‘對,還有援助。’章明義恍然。
齊省的經濟狀況這么好,從江南要援助他們還是一點都不客氣,折1.5億斤糧食呢。
這大都督府還真挺貪婪的。
……
會間休息時,章明義專門去找那財務代表,希望能從他那里得到更加詳細的財政報告,但被那人拒絕了。
章明義突然意識到,大部分齊省官員恐怕根本沒把自己當做“自己人”看待。
這也難怪,畢竟自己實際上是江南攤派來的監軍,不受信任可以理解,許多關鍵細節對自己隱瞞同樣也是正常的。
不過章明義實在壓抑不住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他轉頭去找徐世楊,希望能從這個齊省“太子”一樣的好友那里得到一些答案。
“細節報告書很厚的。”
徐世楊雙手比了個足有小臂長度的姿勢,苦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