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道二年十月。
徐世楊以兵部尚書的名義,向大都督徐睦河奏請討伐高麗。
此次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是:
強迫高麗作為一個附庸國,形成一個大都督府主導的,對女真包圍網。
明面上是這樣的,暗地里,徐世楊提示徐睦河,既然終極目標是做到那個位置上,那么現在似乎應該可以開始著手重建以都督府為首的朝貢體系了——如果將來徐睦河想要的不是一個地方政權草頭王的話。
另外就是,徐世楊希望能夠通過高麗獲得人力、糧食等其他物資的補充。
通俗點來說,搶錢搶糧搶娘們……。
……
在戰爭方面,徐睦河從來不反對徐世楊的計劃——反對也沒什么用處。
因此,十月初十,齊省大都督徐睦河修書給高麗國王李倧。
信中,徐睦河直斥高麗向韃虜稱臣的行為,是對大周宗主國的背叛,他要求高麗國王親自帶隊來齊省謝罪,主動修復舊的朝貢關系。
十一月初,高麗方面回信,字里行間非常惱火的反駁了徐睦河的斥責——大周自己都對大金稱臣了,他們這些原本的朝貢國還能有別的辦法不成?
何況,在大金的朝貢體系中,大周和高麗是相等的(都是金的朝貢國),而徐睦河這個大都督由大周國王(李倧故意的)任命,地位上比高麗國王低了很多,因此先前徐睦河寫的信十分不禮貌,是一種以下犯上的行為。
如果徐睦河真的想要“興義兵”,替朝廷重建朝貢體系,他現在應該繼續寫信,與高麗國王打些筆墨官司,直到李倧對隆道皇帝的不敬達到一個新高度,之后才能興兵討伐。
不過,無論徐睦河還是徐世楊,都沒有繼續浪費時間的想法。
特別是徐世楊,他覺得,李倧把隆道皇帝稱為周王,用這個理由討伐高麗已經足夠了。
若是史家未來覺得這個理由并不充分……,那么嘴炮繼續打下去,也不會變的更充分。
得到高麗國王回信之后沒多久,隆道二年十一月十五,徐世楊動員海軍所有艦船以及海運公司的運輸船,總計大小船舶三百余艘,海陸軍總兵力7千人(海軍和平遠、濟遠兩個野戰旅)為前鋒,由登州出發,前往征討高麗。
先遣部隊總指揮官為平遠旅旅長公孫勝。
由于缺乏海運力量,因此徐世楊親自率領的五個旅(致遠、靖遠、經遠、來遠、馭遠)、陷陣營、藍軍旅、中軍衛隊和龍騎兵等13000余人組成的主力部隊必須等待前鋒占據一個落腳點,水師返回之后才能出發。
為了彌補海運力量的不足,徐世楊專門寫信給李飛虎,希望他能夠提供海運上的支持。
李飛虎已經答應下來,估計到時候徐世楊可以利用李家船隊一起運輸主力部隊以及后續所需的補給物資。
徐世楊的第一個目標是江華島。
這個島面積很大,經營得當的話可以很好的養活上萬人口,而且這個大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幾乎直接堵在高麗王京的海邊上,小型船舶可以從這里出發,直接逆漢江而上,攻打高麗王京。
根據曾經到過高麗的海商提供的情報,江華島上目前只有幾千人口,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爭失敗后被流放到島上的前兩班貴族以及在高麗根本不算人的奴婢,有武裝者不會超過一千人。
唯一的問題是,濟州島距離高麗本土很近,幾次女真入寇,高麗王都是逃亡江華島避難。
而高麗是有一支水師的,這只水師隨時有可能對江華島進行支援。
因此,海軍方面應該先想辦法消滅高麗王京附近的水師。